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件3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件3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5 09: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当时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看到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你们的脑海里涌现出了哪位历史人物 ?(秦始皇)(抵御匈奴的进扰)到了汉朝时,一道万里长城就能彻底隔断汉与匈奴的交往吗?汉朝时,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第十四课的学习。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匈奴的兴起与统一阅读课文,熟悉教材,并思考:①匈奴族是一个怎样的少数民族?
②是谁统一了蒙古草原?他为什么 能统一蒙古草原?
③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①匈奴族是一个怎样的少数民族? 匈奴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活动于蒙古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迁移。战国末年乘中原战乱占领河套地区,秦朝时大将蒙恬收回失地,且北筑长城以御匈奴。②是谁统一了蒙古草原?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冒顿单于。
他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他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征服了周围游牧民族,并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冒顿鸣镝射马图骑在马上,正要拉弓射箭的这位人物就是冒顿单于冒顿(mò dú) 单于(chán yú)③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生产迅速发展,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冒顿单于在秦末汉初,抓住中原发生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无力顾及北方边境的时机,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自此,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开始。
过渡: 和 亲
匈强汉弱大反击
汉国力强盛昭君和亲
汉强匈弱汉匈边境安定繁荣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未能阻止匈奴南下解除了匈奴对西汉边境的威胁秦末汉初匈奴屡次南犯说明了什么? 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对匈奴的骚扰,西汉该怎么办? 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效果如何? 和亲政策: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和亲政策 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的政策。 汉政府为了安抚匈奴除了实行“和亲”政策外,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
  西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匈奴处于劣势。 面对匈奴的骚扰,西汉武帝该怎办? 主动采取反击政策 汉武帝时国力怎样?反击政策:反击政策效果如何?
解除了匈奴对西汉边境的威胁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具体史实有哪些? ①夺回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②漠北战役:
公元前119年,
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破匈奴。从此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卫青 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被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霍去病 河东平阳人。卫青的外甥,善骑射。18岁跟随卫青作战官至骠骑将军。霍去病为人,很少说话敢于冲锋陷阵。常带领精壮的轻骑兵,远离大军,深入蒙古大沙漠数千里,追击匈奴贵族。
西汉和匈奴的战争示意图河套河西走廊漠北战役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
时 间过 程战 果公元前127年匈奴南进汉派卫青出击
汉收复河套地区
公元前121年汉派霍去病北击匈奴
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年
匈奴南进汉以卫青霍去病出击
匈奴大败,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小知识: 你知道“冠军”称号的来历吗?汉武帝称赞霍去病:
“冠军”称号的来历: “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这样勇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军侯吧!”以后的竞技比赛第一名获得者被称为冠军就是来源于此。 匈奴在汉武帝时被打败,大规模的南侵已经不可能。在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成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从此汉匈两族人民友好相处。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主动向汉提出了和亲的请求,宫女王昭君主动要求和亲,这就出现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昭君出塞。过渡: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昭君出塞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汉元帝时,皇帝选宫女,昭君被选中,入宫后,由于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寿,所以画师不但没有把她画的和本人一样漂亮,反而在她的脸上画了一颗痣,这样昭君就没有被皇帝选到身边,昭君在宫中苦苦呆了五年,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宫中听说,匈奴向汉求亲,她慨然应召,作为汉的使者嫁到了匈奴。昭君出塞那天,汉元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送别仪式。身着盛装的王昭君风姿绰约地来到了大殿,拜别汉元帝,随后与呼韩邪单于乘马离去。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汉元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原来皇宫里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宫女,自己却不知道。之后,他下令把弄虚作假的毛延寿杀了。
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落在昭君的周围。这就是形容美女的“落雁”。
女生回答:如果你是汉元帝,你会让王昭君嫁给单于吗?男生回答:如果你是王昭君,你愿意嫁给单于吗?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塑像昭君出塞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昭君出塞王昭君是和平使者,促进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推动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在国力弱小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求和之策,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汉初和亲昭君出塞双方是自愿的交往。通过和亲实现了民族的融合和长久的和平。汉初的“和亲”和昭君出塞都是汉朝女子远嫁匈奴,两者有什么不同呢?自学教材 P79页 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和战匈奴兴起,汉初国力相对弱小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出兵反击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和平本课小结: 规律:
综合国力决定民族关系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匈奴族。匈奴族作为我国古老的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为北方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虽与汉朝的关系时战时和,但和平却是发展的主流。他们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
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匈奴族吗? 没有。
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与汉族人融合;北匈奴控制西域。东汉大将窦宪、窦固多次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势力日益衰落。后来不断西迁,最后融化在欧洲。现今发现的匈奴文物,上面镌刻的文字都是汉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当时的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采用汉字,同时也说明了汉匈文化交流的密切。课堂总结:冒顿统一北边疆,
迫使汉初和亲忙。
大将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震四方。
汉匈和同为一家,
昭君出塞美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