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9 12:3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材分析】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本课主要介绍了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学情分析】 匈奴这个民族在前面第10课中已经提到过,所以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以旧带新,最终形成知识整体。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2、能力方面: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课本人物的故事,使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步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搜集的内容,提高表述历史现象的技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3、思想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教学难点: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昭君和亲的异同点。【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万里长城图)同学们回忆.在前面课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学生结合事先找的资料、课本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2)、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3)、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1世纪教育网(4)、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和亲政策:问题:(1)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2)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3)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问题:(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3)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件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第3问可引导学生回忆第12课中提到的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汉和匈奴的和战学完匈奴和秦汉关系的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总结提问: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请同学向大家讲述所了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北匈奴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东汉先后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
教学小记:
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模拟,加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