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海南省骨干教师公开课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1月海南省骨干教师公开课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01 18:5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吉克隽逸,2012年《中国好声音》参赛选手
韩庚,中国流行歌手和演员
张惠妹,《中国好声音》导师
其实他们都是少数民族的明星
吉克隽逸,彝族
韩庚,赫哲族
张惠妹,台湾原住民
你能很容易看出来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千古一帝
花能伟 海口四中
刘剑中学历史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助推站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一篇章
可恨生在帝王家
一、拓跋先祖创基业
自学学习:
北魏建立的时间、都城、民族?
北魏何时统一北方
公元386年,鲜卑人
拓跋珪建立魏国,
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姓名:
别名:
性别:
民族:
职业:
国籍:
生卒:
社会关系:
特长:
拓拔宏
元宏
鲜卑族

皇帝
北魏
467—499年
祖母 冯太后
精通汉文化
可恨生在帝王家
材料一: 拓跋宏3岁被立为太子,由于子贵母死制度,生母李夫人被赐死。 5岁时受父禅让即帝位 ,10岁时太上皇献文帝被毒死。
——百度百科
悲惨童年
可恨生在帝王家
材料二: “临朝听政”,“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威福兼作,震动内外”、“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
——《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
悲惨童年
傀儡皇帝
可恨生在帝王家
材料三: “宦者先有谮(zèn)帝于太后,太后大怒,杖帝数十,帝默而受之,不自申明”
——《魏书·高祖纪下》
悲惨童年
傀儡皇帝
忍辱负重
可恨生在帝王家
材料四:冯太后亲自创作《劝诫歌》,《皇诰》等文章督促他背诵,深受冯太后影响,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悲惨童年
傀儡皇帝
忍辱负重
迷恋汉学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二篇章
宏图大业慕汉风
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并大刀阔斧地改革:
1、自编自演迁都洛阳
2、疾风吹劲草汉化风云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译文:我们国家兴起于北方,现在定都平城。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崤山、函谷关一带自古以来是帝王之地,黄河、洛阳是帝王之都,因此大举,光复中原。”
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迁都洛阳的原因
平城之弊:地理位置偏北、交通闭塞、粮食供应困难,不利于统治中原;
洛阳之利: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
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孝文帝该如何应对呢?
2.疾风吹劲草汉化风云
改穿汉服
改用汉语
改姓汉姓
与汉族通婚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
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法治理国家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2.疾风吹劲草汉化风云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三篇章
盖棺定论任人说
请结合课文: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穿越到北魏 采风去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汉人胡食
1、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材料一: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二:自西晋以后,经过两百年的战乱,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孝文帝迁都后……经过北魏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出平城和南朝的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2、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汉人眼里的元宏
通读经史,精崇汉学
鲜卑人眼里的元宏
鲜卑民族,鲜卑文化很快消亡了,
是鲜卑民族的罪人是“鲜卑奸”
大臣眼里的元宏
为政勤奋,励精图治
史家眼里的元宏
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改革家
“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代赵翼
名人眼里的元宏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论从史出。
功过界定
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做的这些事情对当时或后来的社会有什么影响。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四篇章
放眼今朝悟历史
原来以为只有去非洲大陆才能看到,没想到这次我们到海南岛的自驾游中,竟亲眼看到了三座非常原始的黎族茅草屋村落,那荒凉原始的程度用震撼眼球的字眼来形容也绝不为过,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这种状况基本上就没有改变过, “船型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竿编墙
出谋划策
发财是每个人的梦想,当然也包括居住在船型屋的黎族同胞,假如你是黎族同胞的一员,你准备怎样来发展自己的民族呢?
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06个国家
中国的旗袍走出了国门
1、自习课上,小王在整理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课堂笔记,你认为应该包括哪几项?( )
①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
②提倡和汉人通婚
③在朝廷中禁止使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
④生产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C
一个编剧下写这个剧本(发生在孝文帝改革后)我们来给剧本把把关。
漫漫征战中,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终于凯旋,回到了北魏首都平城。身穿鲜卑传统胡服的官员将木兰领到大殿上觐见。孝文帝颁布了圣旨,赏赐了财物给木兰,并希望木兰留在朝廷做官,但木兰恳请皇帝允许她返回家乡。回到家乡,木兰见到了亲人,并把在长期征战中建立深厚感情的汉族青年介绍给父母。但是爸爸以维护鲜卑血统的纯正、语言不通为由,拒绝他俩交往,木兰十分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