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七年级(上)
第18课 三国鼎立
初备者: 王珍荣 审核者:贾蕾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2015年11月2日
班级: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史实。
2.能够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3.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如何评价三国鼎立局面。
【学法指导】收集资料,了解背景,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有这么一句话,叫“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话可不是大人吓唬孩子玩的,它实际上是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的,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少年人容易冲动,看了水浒都去打家劫舍就不好了,而老年人应该“知天命”,再玩弄奸诈权术已经不适合了。三国故事里,类似这样的谚语歇后语数之不清,您知道多少呢?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又刚强、货又扎手;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战马超——棋逢对手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刘备投袁绍——委曲求全;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曹操论英雄——各怀鬼胎;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蒋干盗书献曹操——包藏祸心;
周瑜设计除蔡瑁张允——借刀杀人; 孟获归顺诸葛亮——心服口服;
刘禅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 刘禅上朝误了斗鸡——顾此失彼
关羽门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曹操唱京剧——满脸奸诈;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 吃里爬外; 曹操天下归司马——白忙一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官渡之战(课本P102-P103第一段小字)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200年 vs 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为统一 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赤壁之战(课本P103-P104)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208年 vs 奠定了 局面的基础
知识点三、三国鼎立的形成(课本P105-P106)
1.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
魏 220年
蜀 221年
吴 222年
2.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 ,蜀国的 业兴旺,吴国的 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即今天的 。
二、探究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战役的还有谁?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4)在这一战役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5)归纳这次战役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6)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归纳小结】
【当堂检测】
1. 易中天《品三国》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曾风靡全国的节目。他所品读的“三国”是指 ( )
A.夏商周 B.宋元明 C.元明清 D.魏蜀吴
2.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4.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拓展训练】(任选一题)
1.我们说起曹操,“很容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
2.有人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倒退,也有人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你怎么看?
【学习反思】
对班级(或小组)整体学习状态的反思(着眼于学习行为等,仅课代表、学习小组长等完成)。
2. 学生自己对学习状态的反思,内容包括:
(1)我的收获:
(2)我的质疑:
(3)我的大胆展示:
(4)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