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第2节1一、知识回顾1、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研究的是几对相对性状?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3、假说-演绎的研究步骤有哪些?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dDd①发现问题 ②提出假说③演绎推理 ④实验验证⑤得出结论一对相对性状假说演绎法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自由组合定律实验假说推理验证得出结论2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
绿色皱粒
P
×
黄色圆粒
F1
黄色圆粒
黄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绿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315
101
108
32
9
3
3
1
:
:
:
F2
×
黄圆:黄皱:绿圆:绿= 9∶3∶3∶1
即:(黄色:绿色)X(圆粒:皱粒)
=(3:1)X(3:1)= 9∶3∶3∶1
实验现象
1、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
其中 圆粒∶皱粒≈
黄色∶绿色≈
3∶1
3∶1
基因分离定律
由此看来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然遵循 .
2、F2表现型的比为:
绿圆和黄皱
重组型
亲本型
亲本型
4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F1黄色圆粒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5101108329331:::F2×发现问题2.为什么F2是9∶3∶3∶1呢?难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互不影响吗?1.为什么F1只有黄色圆粒 提出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控制颜色的用 Y、y表示控制圆皱的用 R、r表示分离自由组合5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根据假设分析实验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YYRRyyrr配子YRyr受精F1YyRr形成4种配子配子YRYryRyrF1雌配子YRyryRYrF1雄配子YRyRyrYr由此看来,分析结果与实验事实一致,表现型的比都是:。YYRRYyRRYyRrYYRrYyRrRRYy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rryy9:3:3:16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验证假设:测交1.演绎推理(分析测交)配子YR YryR yr表现型YyRr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F1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黄色圆粒绿色皱粒YyRryyrr1 ∶1 ∶1∶1yr×基因型2、事实验证子代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黄色圆粒绿色皱粒122∶128∶123∶126×1∶1∶1∶1事实F1由此验证了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自由组合7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结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互不干扰分离自由组合F1产生配子时,同一对遗传因子(Y/y、R/r)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YR:Yr:yR:yr≈1:1:1:1)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① 真核生物②有性生殖④n对彼此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n≥2)③核基因遗传注意:不适用于原核生物或细胞质的遗传因子或无性繁殖。8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表现型比例9:3:3:1测交预期结论1:1:1:1实验结果 接近1:1:1:1相符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解释现象假说成立归纳总结9三、对F1(YyRr)自交结果的分析F1雌配子YRyryRYrF1雄配子YRyRyrYrYYRRYyRRYyRrYYRrYyRrRRYy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rryyY R9yyR3Y rr3yyrr11YYRR2YYRr2YyRR4YyRr1YYrr2Yyrr1yyRR2yyRr1yyrr问题:共有多少种基因型?请分别写出各基因型及表现型的比例?纯合子有几种?10三、对F1(YyRr)自交结果的分析F1雌配子YRyryRYrF1雄配子YRyRyrYrYYRRYyRRYyRrYYRrYyRrRRYy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rryyY R9yyR3Y rr3yyrr1F1(YyRr)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__;与F1性状不同(即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数占总数的_ _ 1/47/16四、遗传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若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互相排斥的,则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两个事件的各自概率之和。如事件A与B互斥,A的概率为p,B的概率为q,则A与B中任何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P(A+B)=p+q。1、互斥相加:Aa x Aa例:AAAaaa已知高茎的基因型:AA或者Aa子代高茎基因型不是AA就是Aa(即非此即彼),则子代高茎概率为:+ =3411四、遗传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2、独立相乘: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如A事件的概率为p,B事件的概率为q,则A、B事件同时或相继发生的概率为:P(A·B)=p·q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的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解:∵Aa×AA→1/2AaBb×Bb→1/2Bb∴子代AaBb的概率=1/2×1/2=1/412五、杂交育种1.应用于杂交育种:抗锈病不抗锈病小麦高产(D)对低产(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产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和低产抗锈病的小麦(ddTT),怎样才能得到高产抗病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种?杂交P高不抗 低抗DDttddTT自交F1高抗DdTtF2低抗 低不抗高抗高不抗选优分别自交1.高抗2.高抗高抗高不抗高抗低抗出现性状分离,淘汰出现性状分离,淘汰F3选优13五、杂交育种1.应用于杂交育种:抗锈病不抗锈病小麦高产(D)对低产(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产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和低产抗锈病的小麦(ddTT),怎样才能得到高产抗病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种?杂交P高不抗 低抗DDttddTT自交F1高抗DdTtF2低抗 低不抗高抗高不抗选优分别自交F3选优4.高抗高抗性状不分离选定为种子出现性状分离,淘汰DDTTDdTtDDTT高不抗高抗低抗 低不抗3.高抗13六、自由组合的解题办法
拆分组合法(多对基因必须独立遗传)
1. 将自由组合的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例:① 求AaBbCCDd产生多少种配子?
Aa Bb CC Dd
↓ ↓ ↓ ↓
例:② AaBbCCDd产生配子ABCD的概率:
Aa Bb CC Dd
↓ ↓ ↓ ↓
拆
合
拆
合
2 × 2 × 1 × 2=23=8种
1/2A × 1/2B × 1C ×1/2D =1/8
2. 将各对性状(基因)组合,彼此相乘
14
六、自由组合的解题办法
拆分组合法(多对基因必须独立遗传)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合
配子种类
Aa Bb CC
↓ ↓ ↓
拆
Aa Bb Cc
↓ ↓ ↓
2 2 1
2 2 2
2 × 2 × 1=4 种
2 × 2 × 2=8 种
4 × 8=32 种结合方式
15
六、自由组合的解题办法
拆分组合法(多对基因必须独立遗传)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在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比为?
合
基因型种类
拆
3种
1AA 2Aa 1aa
Aa × Aa
↓
Bb × Bb
↓
1BB 2Bb 1bb
CC × Cc
↓
1CC 1Cc
3种
2种
AABBCC个体占比:
3× 3 × 2=18 种
后代基因型种类:
1/4AA ×1/4BB ×1/2CC=1/32
16
六、自由组合的解题办法
拆分组合法(多对基因必须独立遗传)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
其中全显性(A__B__C__)个体占所有后代的比例是多少?
合
表型种类
拆
1 种
1AA 1Aa
Aa × AA
↓
Bb × Bb
↓
3B__ 1bb
cc × Cc
↓
1CC 1cc
2 种
2 种
A__B__C__个体占比:
1× 2 × 2 = 4 种
后代表型种类:
1A__ ×3/4B__ ×1/2C__=3/8
17
六、自由组合的解题办法
基因填空法
据表型写出大致基因型,不能写出的空出
如黄色圆粒豌豆 Y__R__
据亲子代基因传递关系,确定最终基因型
如
aabb
A__bb ×A__B__
↓
后代存在
a
a
b
18
六、自由组合的解题办法
② 根据分离定律中出现的规律性比值判断
子代表现型
9 :3:3 :1
(3 :1)
(3 :1)
Aa
Bb
Bb
Aa
亲代基因型
×
×
1 :1:1 :1
(1 :1)
(1 :1)
×
Aa
bb
Bb
aa
×
Aa
Bb
bb
aa
×
3 :1:3 :1
(1 :1)
(3 :1)
×
Aa
bb
Bb
Aa
×
Aa
Bb
Bb
aa
×
3 :3:1 :1
(3 :1)
(1 :1)
×
Aa
bb
Bb
Aa
×
Aa
Bb
Bb
aa
×
拆
19
六、自由组合的解题办法
② 根据分离定律中出现的规律性比值判断
子代表现型
9 :3:3 :1
(3 :1)
(3 :1)
Bb
Bb
亲代基因型
×
Aa
Aa
×
(1 :1)
(1 :1)
×
bb
Bb
Aa
aa
×
Bb
bb
Aa
aa
×
(1 :1)
(3 :1)
×
bb
Bb
Aa
Aa
×
Bb
Bb
Aa
aa
×
Aa
bb
Bb
Aa
×
Aa
Bb
Bb
aa
×
3 :3:1 :1
3 :1:3 :1
1 :1:1 :1
(3 :1)
(1 :1)
×
拆
20
七、遗传图解
P
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
yyrr
×
YyRr
黄色圆粒
F1
F2
9 ∶ 3 ∶ 3 : 1
Y_R_
Y_rr
yyrr
黄色圆粒
yyR_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21
八、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出现特殊比例
9:3:3:1的变形
(总份数为16)
比例之和等于16,则为9:3:3:1的变形,或者比例之和等于4,则为测交比例1:1:1:1的变形,分析时需认真审题
1:1:1:1的变形
(总份数为4)
②若比例之和不等于16,则一般考虑个体基因型致死或配子致死
9:7
9:6:1
1:4:6:4:1
9:3:4
13:3
12:3:1
15:1
10:6
3:1
1:2:1
1:1:2
1:3
22
九、患病概率的计算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遗传病情况概率如下:
1
2
3
4
5
6
7
8
若患甲的概率为 m
若患乙的概率为 n
则不患甲病的概率为 1-m
则不患乙病的概率为 1-n
只患甲病的概率(患甲不患乙)
m (1-n)
只患乙病的概率(患乙不患甲)
n (1-m)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m n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1-n) + n(1-m)
不患病概率(既不患甲也不患乙)
(1-m)(1-n)
患病概率(患一种病或两种病都患)
1-(1-m)(1-n)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