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01 13:03:31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1、东汉 改进造纸术,促进了 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2、东汉 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
3、《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4、东汉神医华佗发明了 ,创 ,
被尊为“外科圣手”。
5、东汉著《 》,被称为“ ”。
蔡伦九章算术麻沸散文化张衡五禽戏医圣伤寒杂病论今天,Miss Li她将继续她的旅程……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中国这么大,我想到处走走…… 第 一站?河南洛阳?白马寺 考考你:
白马寺和哪一宗教有关?旅游札记:白马寺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古印度西汉末年看谁答得快!——佛教篇1、佛教的发源地是哪儿?2、佛教在何时已传入中国?3、佛教是通过哪一途径传入中国的?丝绸之路提倡和扶植4、对于佛教的传入,统治者是什么态度? 佛教教义提倡转世轮回,,宣扬人的今生只要忍受苦难,来世就能得到幸福。故而统治者利用佛教来麻痹人民,迫使人民甘心受奴役,服从统治。5、统治者为什么提倡和扶植佛教?看谁答得快!——佛教篇6、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提倡转世轮回,,宣扬人的今生只要忍受苦难,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当时正处于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如一根浮木,给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以精神安慰,生存动力。看谁答得快!——佛教篇 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促使人民向佛教寻求精神安慰,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第二站?江苏?茅山 考考你:
茅山和哪一宗教有关?旅游札记:道 教 茅山,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区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不是。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1、道教和佛教一样,是外来宗教吗?①东汉②张陵看谁答得快!2、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名称的由来是什么?③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道教篇动脑筋:
道教为什么要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支 持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到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得以广泛传播。看谁答得快!——道教篇3、对于道教的兴起,统治者是什么态度?4、统治者为什么支持道教?秦始皇、汉武帝5、在之前的学习中,你知道有哪些皇帝相信神仙术,追求长生不老吗?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秦始皇信奉神仙术。听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始皇听了都很动心,幻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
二十八年,齐人徐福等上书海上仙境之事,秦始皇于是派他征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听信一些方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的鼓惑,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
2018/11/23理性的批判者——王充和《论衡》 名人信息卡
姓名: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
东汉时期哲学家、无神论者主张天无意志,与自然灾害无关联;人灭无鬼;著《论衡》。王 充第三站·陕西渭南 想一想:
为什么后人如此追思司马迁?旅游札记:视频:司马迁和《史记》 名人信息卡
姓名:司马迁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职业:
成就:
2018/11/23汉武帝时期史学家著《史记》材料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材料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材料一中司马迁写的史书著作是什么?它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这部著作编写的目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一家之言”指的又是什么?“古”指黄帝时期,“今”指汉武帝时期论丛史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典范;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史记》“成一家之言”指开创纪传体通史这一体例。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毛泽东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后 人 评 价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为其辩护,终激怒汉武帝,遭受腐刑。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发愤著书,约于55岁写成《史记》。想一想:
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见贤思齐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正直不屈、
百折不挠敢于直言、
不畏权贵第四站·陕西·兵马俑P95 看图说话:
上面四个兵马俑的身份、年龄、姿态各不相同,你能用恰当的语言分别形容他们在做什么吗?将军坐着驾马车的御官佣跪射兵佣立射兵佣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其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二号坑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布阵更复杂,兵种更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三号坑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2018/11/23武士佣军吏佣骑兵佣车马鞍 马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塑技术高超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P95 揣摩圣意:
已经发掘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有何寓意?
温馨提示:结合战国七雄的方位分析: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秦朝的强大国势。秦所灭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也象征这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破坏统一。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大乱,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工的地下军阵 ,因此出现这一情况。P96 议一议:
到目前为止,秦兵马俑已发掘了四个俑坑,其中的一个俑坑未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结合秦末的形势,想想看,这是为什么呢?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某些内容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炼丹以求长生和成仙。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东汉王充写《论衡》,主张无神论,批判迷信。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麻沸散”、创“五禽戏”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汉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小 结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1、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的哪三家的并立互补局面[ ]
A.法、兵、佛 B.儒、道、佛
C.道、法、儒 D.儒、道、墨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成语来源于我国本土宗教,此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B小试牛刀B3、河南省的名胜古迹如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
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B.佛教的传播
C.基督教的传播 D.伊斯兰教的扩展
4、人们常说:“人死如灯灭”这句话来自[ ]
A.桓谭 B.王充
C.张陵 D.荀况BB5、要考察西楚霸王项羽的事迹,你应该去看下面[ ]
A.《离骚》 B.《汉书》
C.《史记》 D.《春秋》
6、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根据是[ ]
①朝廷的大量藏书 ②收集的民间资料
③目睹的当时时事 ④文学作品的描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A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
A.《汉书》 B.《后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8、下列哪一艺术形象再现了秦始皇横扫六国的历史[ ]
A.战国编钟 B.秦兵马俑
C.大同石窟 D.云冈石窟CB9、连连看:
项羽 纸上谈兵
赵括 揭竿而起
陈胜 约法三章
刘邦 破釜沉舟
秦朝 孔子开创儒家学说
西汉 道教在民间兴起
东汉 佛教传入我国
春秋 西安兵马俑2018/11/23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