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2018/11/231、公元200年,在 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 军队,为后来 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公元208年,在 之战中, 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军队,为 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3、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国号 ,定都洛阳。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 ,定都成都。
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国号 ,定都建业。
官渡赤壁孙刘联军袁绍曹操三国鼎立魏蜀吴2018/11/23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历史典故,你说我说
七步成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归晋
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第一章节 西晋的兴亡2018/11/23二、讨论探究:
西晋仅仅存在了多少年?
为什么西晋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2、①西晋的统治腐朽;
②“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③民族矛盾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反晋。 1、50年(根本原因)一、自主学习
阅读P109第二子目“淝水之战”的内容,回答:
1、西晋灭亡后,国家陷入了怎样的形势当中?
2、4世纪后期,谁统一了北方,建立了什么政权?他属于哪一民族?
3、为了统一全国,他做了什么?第二章节 淝水之战 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定都建康;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苻坚;前秦;氐族发动了淝水之战2018/11/23二、这里有个视频:2018/11/23383年败①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混战状态;
②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东晋前秦胜三、归纳梳理8万80多万(投鞭断流)2018/11/23四、讨论探究:
苻坚拥有八十万兵马,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是为什么?阅读分析(P110正文第二段):
1、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2、东晋将领要求秦军稍作后退,以便晋军渡河与秦军决战。苻坚想趁东晋军队渡河时予以打击,同意后退。前秦军队民族成分复杂,军心不齐。前秦军队指挥不当2018/11/23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四、图说历史:南朝的更替2018/11/23一、阅读分析: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南朝·沈约《宋书》
问:①以上两则材料中描述的江南有何不同?
②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第三章节 江南地区的开发人少,生产落后,贫富差距小。物产丰盛,粮食产量高。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二、讨论探究:
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西晋以来,北方混战,如果你是生活在当时的北方人,你会……?
2、你会迁往哪一地区?
3、为什么你选择迁到南方?
4、在当时的各地区文明中,塞外文明、中原文明、江南文明哪一文明最为先进?由此,你有什么认识?
迁徙(北人南迁) 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如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江南地区中原文明北人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大量的劳动力。2018/11/23淝水之战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利于农业发展前秦东晋江南地区发展②南方相对稳定①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北方割据混战有利条件2018/11/23三、自主学习,归纳整理
阅读P111“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内容,归纳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
②大量荒地变农田。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⑤冶金技术发展,出现灌钢法。 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小知识
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南移是指: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018/11/23你认为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知史鉴今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南方有相对适宜农业发展,如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南方相对安定。要重视科技发展。要维护国家统一,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2018/11/23一、西晋的兴亡:
三国归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二、淝水之战:前秦VS东晋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小 结2018/11/231、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学以致用A2018/11/232、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那么前两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指( )
A.秦 、汉 B.西晋、魏
C.汉、西晋 D.秦、西晋小知识:中国封建历史上有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的朝代。一是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实现统一。二是西晋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实现南北统一。三是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D2018/11/233、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 )
A.长平之战 B. 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4、列举三国、两晋时候三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B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5、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A2018/11/236、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C2018/11/237、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农业生产
②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③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
④江南原有的先进生产技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A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A2018/11/23EndThank
you感谢聆听!七 步 成 诗 曹丕,曹操长子。曹操晚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
曹丕继位后,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故事赞扬了曹植才思敏捷,并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黑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其父司马懿辅佐魏明帝曹睿。魏明帝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皇帝只是傀儡。
司马懿死后,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先后专权。皇帝曹髦深感司马昭的篡权野心,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亲率数百人攻司马昭,反被司马昭所杀。265年,司马昭死,子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自立为皇帝。自此,司马氏代魏。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派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邓艾率先进入成都,灭亡蜀汉。
公元265年,司马炎为相国、晋王 ,同年十二月代魏称帝 ,建立晋。
公元280年西晋六路并进,灭亡东吴,三国归晋。三 国 归 晋 西晋建立后,司马炎实行分封制,欲借此巩固西晋的统治,后来却适得其反,酿成宗王势大。司马炎死后,继位皇帝是个白痴,由此引发各宗王的夺权之争。
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故称“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晋的统治,也为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提供了机会。八 王 之 乱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在多代皇帝的忽视之下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于是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316年,匈奴人灭亡了西晋。
北方,在此后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统称“十六国”。五 胡 乱 华2018/11/23阅读分析:(P108 绿色段)
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商旅暴富。皇帝不服气,用40里长的丝绸做成遮路屏风,以示富有。石崇就用锦缎做成50里长的屏风,来同他比。有一年闹饥荒,晋惠帝惊异地说:“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
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西晋的统治腐败不堪
2018/11/23阅读分析:(P108正文第二段)
西晋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导致……
问:以上材料与西晋的灭亡有何联系? 引发了争权夺位的“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2018/11/23阅读分析:(P109绿色段)
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地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皇族司马腾趁山西发生饥荒,掠卖少数民族人口为奴婢。
问:以上材料与西晋的灭亡有何联系? 西晋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造成民族矛盾,引发他们的怨恨。导致少数民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幻灯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