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07 20:06:25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民失作业(农作之业),而大饥馑(jin大荒年)。……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chún)驷(sì)(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西汉初年经济形势怎样?材料一:汉高祖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 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材料二:每年春耕时,文帝、景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文帝将服徭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景帝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材料三:文帝在位23年,宫殿、园林没有增加。材料四:吴王诈病不朝(朝拜天子),就赐几杖(座位和手杖)……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感化、教化)民。重视农业 轻徭薄赋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较;太仓(国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
社会安定 国家富裕文景之治 汉武帝名刘彻,景帝第三子,16岁登基。烦恼一材料一: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大量分封刘家子弟为王,形成诸侯国。他们封地广大,在封地内,拥有官吏任免权,收取租税权,钱币铸造权,甚至还拥有兵权,实际上形成了独立王国。 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诸侯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大臣,你将如何为汉武帝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侯国,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 君臣对话汉武帝:爱卿,何事要奏?
董仲舒:启奏陛下,诸王门下许多宾客经常议论朝政策,批评您的政策,指责中央。
汉武帝:爱卿一一奏来。
董仲舒:道家代表说治理国家要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儒家代表要您实行仁政,以德治国;法家代表又让您严刑律法,依法治国。
汉武帝:爱卿说得有理。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 吵得我心神不宁!那么爱卿可否给朕出个主意,看看究竟该用什么思想才可永葆江山呢?董仲舒:臣以为,应以儒家学说为主,博采儒、 法、道等众家之长,用其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用其“仁政”治国,既体现了皇上的仁慈,又可使天下太平。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武帝:秦朝时采用法家思想治国,最终因残暴统治导致灭亡。汉初采取道家思想治国,任由侯国发展导致王国之乱。此时,只有儒家思想最适合现在的形势需要,就依爱卿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陛下圣明!
君臣对话烦恼二诸子百家说三道四,影响中央集权思想上不统一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都受到排斥。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还采取什么措施?文化: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地位:最高学府
影响:儒家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地位得以确立。 正如史学家顾颉刚所说:“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削弱诸侯势力。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经济上: 13课
军事上: 14课
阶段小结政治上:
思想上:
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一统: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为什么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措施得当。文景之治奠定物质基础主观:
客观:
25年刘秀洛阳光武中兴东汉的统治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_________”以史为鉴 西汉从汉初的萧条贫弱,发展到汉武帝时的大一统。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客观文景之治奠定物质基础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政治思想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削弱诸侯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13课)军事(14课)文化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课堂小结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B轻松闯关1.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A3.《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
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D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是什么?
?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 的观点?
?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 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主父偃 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 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学以致用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不同的时代对儒家的态度不同。今天,我们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儒家思想。请你结合课内外知识,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缔造的是汉朝的辉煌,也是当时世界的辉煌。他使汉帝国成为东方的罗马帝国,使“汉”这个字,成为中华民族神圣的文化图腾。 书籍:
《汉武韬略》作者:董升 昆仑出版社
http://detail.bookuu.com/0464126.html《汉武帝传》 作者:杨生民 人民出版社 http://www.bookschina.com/258808.htm
影视:《汉武大帝》陈宝国主演推荐书籍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