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8 20:43:57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Welcome to 春秋战国故事会走进历史大课堂主持人:Miss Li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第一讲:西周灭亡缘何故?红颜祸水是因由?昏君误国!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建立奴隶社会发展繁荣瓦解(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总共295年。第二讲:“春秋”“战国”名由来。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第三讲:东周启,春秋乱,王室衰微,诸侯争雄!春秋典故知多少:

你知道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著名的霸主?
能说说关于他们的故事吗?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周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西周后期形势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 秋 五 霸 齐桓公求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齐桓公篇 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春 秋 五 霸动脑筋:
齐国能迅速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1、地处山东,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组建强军,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鄄地会盟(尊王)
齐桓公六年,宋国背叛盟约,齐桓公约陈、蔡二国一起出兵伐宋。齐桓公先派人去朝拜周天子,说宋国不尊重周天子,随便废立国君,请周天子兴师问罪。周天子想借齐国的力量来树立天子威望,遂答应齐桓公要求,派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蔡三国合兵伐宋。
宋国看到齐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来讨伐,不想背负抗御王师、与天子作对的罪名,请求归顺王室、与诸侯和好。齐桓公觉得“拉大旗作虎皮”的办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着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各国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诸侯国君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北战山戎(攘夷)
正当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时,边境少数民族狄人和山戎人也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屡屡举兵犯境,给中原各国造成了严重威胁。
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没想到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 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齐桓公依言照做。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这个就是老马识途的故事。
最终齐桓公灭了敌军,辟地500里,悉数赔给了燕庄公。诸侯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之后,西北方的狄人先后进攻刑国、卫国,齐桓公屡次救援,威望日盛。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周葵丘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山 戎狄 人齐桓公北战戎狄葵丘会盟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NO.1 霸主齐桓公管仲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BC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仲父君臣相得 百年后,孔子评价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拨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变成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
桓、管几十年的活动,顺应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的形势,对齐国的社会发展,对捍卫中原先进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后民族的破坏,建立了一定的功绩。 骊姬之乱——《春秋左传》
晋前659年,受宠的骊姬预谋要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陷害太子申生,申生上吊自尽了。骊姬又开始诬陷晋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后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晋献公因重耳与夷吾两位公子不辞而别而大怒,认定他们有阴谋,于是就派公使去讨伐蒲城。重耳翻墙逃走。重耳逃到了母亲的故国翟国,开始了流亡生涯。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晋文公篇割股充饥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有一次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周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 退避三舍
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左传》NO.2 霸主晋文公楚庄王篇NO.3 霸主楚庄王吴王阖闾篇孙武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周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吴越争霸尝 胆卧 薪越王勾践篇第四讲:战国启,七雄立,各显神通,问鼎天下!秦齐楚晋燕吴韩魏赵战国初年形势三 家 分 晋田 氏 代 齐战 国 七 雄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求 救马陵秦赵邯郸长平周(公元前260年)赵军进攻路线秦军进攻路线廉颇率军坚壁固守40多万赵军降秦河水水水汾洛长 平 之 战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齐楚秦燕赵韩魏,东南西北到中间,
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站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站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秦。小 结课堂检测1、(2015·山东泰安·1)“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2、(2015·山东东营·1)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AB4、(2015·江西省·1)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5、(2015·湖南株洲·1)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CD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