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8 20: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温故知新 头脑风暴 1.西周的亡国之君是?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战国七雄是指 ?战国七雄中位置在西的诸侯国是? 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战役?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高淳 福福哥哥石器骨耜青铜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战国时期的铁农具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变革)变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都江堰二、著名的都江堰(兴修水利)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
秦国 蜀郡太守李冰
防洪灌溉 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量农田, 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 称,至今造福于民三、商鞅变法(政治变革)


战国时期,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
为何要变法?(阅读38页第一段,思考生产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一部分奴隶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又称卫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商鞅变法(实质:封建性质改革)秦孝公(前381—前338) 商鞅变法
立木为信商鞅变法商鞅舌战守旧贵族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旁白:历史小短剧《商鞅舌战旧贵族》人物:秦孝公、商鞅、守旧大臣甲、 乙
大臣甲:听说孝公要启用商鞅进行变法,这不是乱了祖宗的规矩了吗?
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怎么能够乱改!我们赶快去劝劝孝公吧!
旁白: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商鞅 的主张, 但是看到反对的人 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 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
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 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 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 会乱!
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古法、旧礼改不得!
商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 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 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众大臣:这……这……
?孝公:看样子新法非实行不可!秦国现在很多人大量开垦私田,要求自由买卖,贵族生来就有爵位和田宅,整天游手好闲,百姓不愿生产和当兵打仗,地方贵族不听中央指挥。是该改弦更张了!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
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
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国家承认土地私
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影响:内容:作用:二、商鞅变法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那么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论从史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
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虽死,变法犹存!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成功!我们生活的时代也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商鞅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中我们有怎样的感悟?国家的发展需要不需要改革?改革要想成功需要注意什么?
改革会遇到困难,需要勇气,甚至要付出沉重代价,才能成功。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需要重视人才、重视法治等。
感悟历史小试牛刀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变法?为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铁农具使用水利工程的修筑小结牛耕的推广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给力。
承认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旧贵族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获得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巧记商鞅变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