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7 12:54:52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江南地区的开发
平阴县洪范池中学
孙红新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呢?
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不明显,经济落后
《宋书》中描述的江南: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江南已经非常的富裕,经济得到发展本次江南开发有那些成果呢?见证江南开发表现重点区域兴修水利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长江中下游一带福建、广东等地合作探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因素有那些呢?寻因江南开发条件:原因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2、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4、统治者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西晋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
2、西晋是如何衰落和灭亡的?
建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魏吴魏263年266年司马炎280年完成统一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东汉末年以来,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内迁有什么影响?
思考分析: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想一想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风气盛行,在位皇帝智力地下;
2、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位的“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间存在着矛盾,他们乘西晋内乱之机起兵反晋。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仔细看书,结合地图,回答问题:1、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
2、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
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前秦败东晋胜。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议一议: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从前秦方面看:前秦统治不得人心,将士不愿意为前秦卖命;苻坚骄傲轻敌,一意孤行;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等;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淝水之战(383年)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
怎样的局势呢?(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东晋灭亡。此后,南方相继经历了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总称为“南朝”。
情景再现: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又沿着时光隧道回到了魏晋时期,还是生活在平阴这个地区。面临着当时的社会环境,你会不会举家搬迁?如果会,你准备搬往何方?为什么?你觉得我们大批人的举家南迁会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本次江南开发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展望江南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以古鉴今: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你觉得我国当前的西部大开发行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呢?政治稳定是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条件;西部大开发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西部大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等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 魏蜀吴 B 蜀魏吴 C 吴蜀魏 D 蜀吴魏
2、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 蜀国灭亡 B 西晋定都洛阳 C 西晋灭吴 D 迁都长安
3、从西晋的主要特点看,它与下列哪个王朝比较相似?
A 西汉 B 东汉 C 三国 D 秦朝
4、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C 风声鹤唳 D 破釜沉舟
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温暖湿润 B 相对安定 C 北人南迁 D 土地肥沃
6、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前秦军队战斗里弱 B前秦战线太长
C 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 攻打东晋不得人心
7、“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从诗句可以看出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北方战乱频繁 C 北方统治残暴 D 南方经济发达
8、江南地区的到迅速开发是在
A 西汉时期 B 三国时期 C 西晋 D 东晋、南朝时期
课堂检测,体验成功CDDCDBDB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
1、两则材料描写的江南有什么变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描写的江南经济水平低,发展落后;材料二描写的江南富饶,经济得到发展。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相对稳定;北人南迁;南北人民共同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等。创新应用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魏晋时期人口流动的趋向。3、人口南迁给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移开始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今天我国人口有没有迁移情况?举例说明。5、现在我国北方的大量科技人员、民工等纷纷涌向南方,这与魏晋时期的人口南迁有什么不同?请简单说明。开放探索淝水之战的特点是什么?它同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役相类似?想一想,古代战争的经验与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作用?为什么?黄河流域乱如麻,
政权频繁胡乱华。
淝水战后江南稳,
北人南迁促开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