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染色体组型和性别决定
1.(2024浙江杭州西湖区期中)如图为正常男性的染色体组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
B.应对处在前期Ⅰ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
C.根据染色体大小、着丝粒位置等将染色体分成七组
D.利用该染色体组型图可诊断个体是否患白化病
2.(2022浙江杭州联考)关于性染色体和染色体组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为ZZ型,雄性为ZW型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都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都是雄配子
D.染色体组型体现了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
3.(2024浙江浙里特色联盟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的性别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性别都是由XY染色体或ZW染色体决定的
B.X、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别的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也可能会有等位基因
D.男性只提供Y染色体给后代,女性只提供X染色体给后代
题组二 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
4.(2023浙江湖州中学月考)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C.男性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要低于女性
D.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5.(2022浙江宁波北仑中学期中)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孩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色盲孩子不可能是男孩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男孩的概率是1/2
C.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D.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一定正常
6.(2022浙江宁波北仑中学期中)有一个男孩的基因型是XaY,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母亲的基因型是XAX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孩的Xa一定来自祖母
B.男孩的父亲的基因型和男孩相同的概率是1/4
C.男孩的Xa一定来自外祖父
D.男孩的Y一定来自祖父
7.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羽的芦花性状(B)对非芦花性状(b)为显性。用非芦花公鸡(ZZ)和芦花母鸡(ZW)交配,F1的公鸡都是芦花鸡,母鸡都是非芦花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鸡羽芦花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F1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或ZBZB
C.芦花性状可用于淘汰某一性别雏鸡
D.F1随机交配的子代中,芦花鸡约占1/2
题组三 遗传方式的判断和概率计算
8.(2022浙江舟山中学月考)下面四个遗传系谱图中(正常男女,患病男女)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是( )
A B
C D
(2023浙江7月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9~10题。
据记载,在1780~1790年间,一次飓风袭击了东卡罗群岛,造成岛上的Pingelap人大量伤亡,仅留下9个男人和数目不详的女人,直到1970年才增加到1 500人。某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先天性失明症,在Pingelap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4%以上。该遗传病的某系谱图如下。
9.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先天性失明症基因是( )
A.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10.若该家系中还存在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红绿色盲,且只有Ⅰ-2个体表现为红绿色盲。则预计个体Ⅱ-6和Ⅱ-7生育的后代中,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
A.1/4 B.1/8 C.5/24 D.7/32
11.(2022浙江9+1高中联盟联考)一对患有多趾的夫妇生了两个孩子,其中儿子患病,女儿正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儿子一定为杂合体
B.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儿子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1个或2个致病基因
D.儿子与一个父亲正常的患病女性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5/12
12.如图是某家族血友病遗传系谱图(此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据图回答:
(1)血友病是一种受 (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是 ,Ⅱ5 (填“是”或“不是”)血友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若Ⅱ5与Ⅱ6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4)Ⅲ8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中的 号。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综合应用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方式及概率计算
(2024浙江杭州西湖区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如图为某家族关于甲(基因D、d控制)、乙(基因E、e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Ⅱ-5的乙病致病基因来源于Ⅰ-2
B.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乙遗传病在人群中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
D.乙遗传病男患者的女儿和母亲也都是患者
2.依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2的基因型是DdXEXe,Ⅱ-5的基因型是DdXeY
B.Ⅰ-2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若Ⅱ-4与某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8
D.若Ⅰ-1和Ⅰ-2再生一个孩子,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6
3.(2022浙江绍兴期末)如图是某家族的系谱图,该家族中有甲(基因A、a控制)和乙(基因B、b控制)两种遗传病,乙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但外貌表现为女性且不育;已知该家族中7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
C.10号个体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7号个体,其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个体
D.若11号个体和12号个体结婚,生下患甲病但不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5/192
题组二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信息整合类分析
4.如图表示某XY型性别决定生物不同个体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其中1、2表示常染色体,3、4表示性染色体(Y染色体较小),A、a和B、b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等)( )
A.甲图所示个体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
B.乙图所示个体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为1∶1
C.丙图所示个体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
D.若乙、丙所示个体杂交,子代雄性中会出现2种表型,比例为1∶1
5.研究所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眼基因和粗糙眼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显性纯合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显性纯合雌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焦刚毛白眼雌果蝇个体的概率为1/4
D.可分析红眼/白眼相对性状来验证伴性遗传
6.(2022浙江镇海中学月考)某小鼠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雌鼠有2种基因型,1种表型
B.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雌鼠有2种基因型,2种表型
C.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XdY的比例为3/8
D.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全为显性
7.科学家对人类的X、Y两条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两条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Ⅱ、Ⅲ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
B.Ⅰ、Ⅱ、Ⅲ区段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相关
C.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只存在于Ⅱ同源区段
D.Ⅰ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女性群体中出现,Ⅲ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群体中出现
8.(2024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以下两对基因与果蝇眼色有关。果蝇眼色的紫色与红色由一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与色素的合成有关,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用雌性白眼纯系果蝇与雄性红眼纯系果蝇杂交获得F1,F1雌雄果蝇全为紫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的F2如表。
F2 紫眼 白眼 红眼
雌果蝇 588 197
雄果蝇 295 195 29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 。
(2)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B/b、A/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
(3)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
(4)若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亲本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正常,则产生的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类型有 (填基因型)。
(5)若F2中果蝇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对果蝇的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 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若继续对其后代进行杂交,后代雌雄比为 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推测。
(6)让F2中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果蝇中表型为紫眼的比例是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基础过关练
1.C 图中染色体共有24种形态,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因此确定染色体组型时,应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然后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列,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B错误;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即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根据染色体大小、着丝粒位置等对染色体依次编号为1~22号,并分为七组,即A、B、C、D、E、F、G组,将X染色体列入C组,Y染色体列入G组,C正确;染色体组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能诊断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2.D 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相反,雌性为ZW型,雄性为ZZ型,A错误;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B错误;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或雄配子,而含Y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雄配子,C错误;染色体组型体现了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D正确。
3.C 有些真核生物的性别是由染色体组的数量决定的,如蜜蜂,A错误;X、Y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决定性别的,如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X、Y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但是存在同源区段,所以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可能含有其等位基因,C正确;男性产生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因此男性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都可遗传给后代,D错误。
4.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错误;该病属于伴性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B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这是因为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上只要有一条带有致病基因就会患病,而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要低于女性,C正确,D错误。
5.C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患病孩子的基因型为XbY,是男孩,A错误;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男孩(XbY)的概率是1/2×1/2=1/4,B错误;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则其父亲的基因型为XbY,故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一定是色盲患者,D错误。
6.D 男孩的基因型是XaY,其中Xa来自母亲,母亲的Xa来自男孩的外祖父或者外祖母,故男孩的Xa一定不会来自祖母;男孩的Y来自父亲,父亲的Y来自男孩的祖父,A、C错误,D正确。祖父的基因型是XAY,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则男孩的父亲的基因型为1/2XAY、1/2XaY,和男孩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B错误。
7.B 用非芦花公鸡(ZZ)和芦花母鸡(ZW)交配,F1的公鸡都是芦花鸡,母鸡都是非芦花鸡,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鸡羽芦花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F1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B错误;F1的公鸡都是芦花鸡,母鸡都是非芦花鸡,故可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根据芦花性状来淘汰某一性别雏鸡,C正确;F1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母鸡的基因型为ZbW,F1随机交配的子代中,芦花鸡约占1/2,D正确。
8.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个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而B项系谱图中男性患者的女儿正常,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9.A 由系谱图可以看出,Ⅰ-1、Ⅰ-2正常,Ⅱ-5患病,说明该病由隐性基因控制,又由Ⅰ-4患病而Ⅱ-7正常可知,该病致病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否则Ⅱ-7不可能正常,因此先天性失明症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正确。
10.A 若该家系中还存在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红绿色盲,且只有Ⅰ-2个体表现为红绿色盲,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Ⅰ-2的基因型为XbXb,Ⅰ-1的基因型为XBY,则Ⅱ-6的基因型为XBXb,Ⅱ-7的基因型为XBY,则Ⅱ-6和Ⅱ-7生育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故后代中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为1/4,A正确。
11.D 一对患有多趾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女儿,符合“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该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患病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不一定为杂合体,A错误。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因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B错误。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如果基因型为AA,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个致病基因;如果基因型为Aa,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个或0个致病基因,C错误。儿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与一个父亲正常的患病女性(Aa)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3×1/4)×1/2=5/12,D正确。
12.答案 (1)X 隐性 (2)XBXb 是 (3)1/4 (4)2
解析 (1)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患者),男性的基因型可能是XBY(男性正常)、XbY(男性患者)。(2)Ⅱ5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其致病基因一定会遗传给Ⅱ5,而Ⅱ5表现正常,故Ⅱ5是血友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基因型是XBXb。(3)Ⅱ5基因型为XBXb,Ⅱ6基因型是XBY,若Ⅱ5与Ⅱ6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1/2=1/4。(4)Ⅲ8的致病基因来自Ⅱ5,Ⅱ5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中的2号。
能力提升练
1.D 只分析乙病,由Ⅰ-1和Ⅰ-2不患乙病,Ⅱ-5患乙病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Ⅰ-1的基因型是XEY,Ⅰ-2的基因型是XEXe,Ⅱ-5的基因型是XeY,其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2,A正确;只分析甲病,由Ⅰ-1和Ⅰ-2不患甲病,而Ⅱ-4患甲病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正确;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在人群中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C正确;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男患者的女儿和母亲都携带致病基因,但不一定都是患者,D错误。
2.C Ⅰ-1和Ⅰ-2生有患甲病的女儿,患乙病的儿子,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DdXEY、DdXEXe,Ⅱ-5患乙病,不患甲病,其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A错误;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3两种病都不患,则其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DD或2/3Dd,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EXE或1/2XEXe,由于Ⅰ-2基因型是DdXEXe,则Ⅰ-2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1/2=1/3,B错误;只考虑乙病,Ⅱ-4的基因型为1/2XEXe、1/2XEXE,若Ⅱ-4与某表现正常的男性(XEY)婚配,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Ⅰ-2基因型是DdXEXe,Ⅰ-1基因型是DdXEY,Ⅰ-1和Ⅰ-2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4×3/4=9/16,则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9/16=7/16,D错误。
易错警示人类遗传系谱图类题目的解答方法
(1)先分析人类遗传系谱图,确定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再根据遗传系谱图中个体的表型写出可能的基因型。
(3)然后根据后代或亲本等相关个体的表型确定个体的基因型,根据孟德尔定律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
3.D 1号和2号个体正常,生出患甲病的5号和患乙病的4号,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推知甲病和乙病均为隐性遗传病,且由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和乙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与男性相同可确定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9号患甲病,而12号正常,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则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B正确。只考虑乙病,10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6号个体和7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则10号个体的Xb基因来自6号,且由上述分析可知6号个体的Xb基因来自2号,C正确。6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XBXb、2/3AaXBXb,7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AAXBY,则11号个体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BXb、1/2XBXB;9号患甲病(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则1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11号个体和12号个体结婚,先分析甲病,11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1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则生下的孩子患甲病(aa)的概率为1/3×1/4=1/12;再分析乙病,11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BXb、1/2XBXB,1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则生下的孩子患乙病(XbY)的概率为1/2×1/4=1/8,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8=7/8,综合可推知生下患甲病但不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12×7/8=7/96,D错误。
4.B XY型性别决定生物,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所以甲乙两图应为雌性的体细胞,丙图为雄性的体细胞。甲图所示个体只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为1∶1,A错误;丙图所示个体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为1∶1,C错误;若乙、丙所示个体杂交,由于丙图所示个体Y染色体上有显性基因B,故子代雄性中只会出现1种表型,D错误。
5.C 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粗糙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为DPdpRUru,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中(dpdpRU_)杂合子的概率为2/3,B正确;焦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XSNW,二者杂交得到的F1的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XSNWXsnw、XSNWY),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焦刚毛白眼雌果蝇个体(XsnwXsnw)的概率为0,C错误。
6.C 由题干信息“F1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可知有一半的雄鼠死于某一基因纯合,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XDXd×XdY或XDXd×XDY。若致死基因为d,亲本基因型为XDXd和XDY,则F1雌鼠的基因型有2种,分别是1/2XDXD和1/2XDXd,表型为1种,F1雄鼠的基因型为XDY;F1随机交配,雌鼠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3/4XD、1/4Xd,雄鼠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1/2XD、1/2Y,则F2存活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7XDXD、1/7XDXd、3/7XDY,表型均为显性,A、D正确。若致死基因为D,亲本基因型是XDXd和XdY,则F1雌鼠的基因型有2种,分别为1/2XDXd和1/2XdXd,表型为2种,F1雄鼠的基因型为XdY;F1随机交配,雌鼠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1/4XD、3/4Xd,雄鼠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1/2Xd、1/2Y,则F2存活个体中XdY的比例为3/4×1/2÷(1-1/4×1/2)=3/7,B正确,C错误。
7.A X、Y染色体的遗传与性别有关,Ⅰ、Ⅱ、Ⅲ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A正确;Ⅰ、Ⅱ、Ⅲ区段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相关,如Ⅰ区段上的红绿色盲基因,B错误;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除了存在于Ⅱ同源区段,还可以存在于Ⅰ非同源区段,如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设相关基因用B、b 表示,则其基因型为XBXb)的等位基因B、b位于Ⅰ区段,C错误;Ⅰ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男女中都可出现,Ⅲ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群体中出现,D错误。
8.答案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常 X 自由组合定律 (3)AaXBXb 4 (4)AaXBXBXb、AaXb、AaXBXBY、AaY (5)雌 4∶3 (6)1/2
解析 (1)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分析题表,F2中紫眼∶白眼∶红眼≈9∶4∶3,为9∶3∶3∶1的变式,说明B/b、A/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现F2中有色眼(紫眼和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3∶1,且表型与性别无关,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红眼性状只在雄果蝇出现,说明红眼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结合题干信息“雌性白眼纯系果蝇与雄性红眼纯系果蝇杂交获得F1,F1雌雄果蝇全为紫眼”可推知,亲本纯系白眼雌果蝇与纯系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则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_XBX-,共4种。(4)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若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细胞,产生的异常卵细胞基因型为aXBXB或a,而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其产生的正常精子的基因型为AXb和AY,则该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类型有AaXBXBXb、AaXb、AaXBXBY、AaY。(5)若F2中果蝇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对果蝇的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为2∶1,说明雄性个体有一半致死,雌性正常,致死效应与性别有关,则可推测是b基因纯合致死,该对果蝇的雌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则F2亲本基因型为XBXb和XBY,其杂交后代中雌性为1/2XBXB、1/2XBXb,雄性为XBY、XbY(致死)。若上述推测成立,继续对其后代进行杂交,则群体中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3∶1,群体中精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Y=1∶1,则后代为3/8XBXB、1/8XBXb、3/8XBY、1/8XbY(致死),雌雄比为4∶3。(6)F2中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XB∶aXb=3∶1,F2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Xb∶AY∶aXb∶aY=2∶2∶1∶1,两者随机交配,理论上F3果蝇中表型为紫眼(A_XB_)的比例为3/4×2/6+3/4×2/6=1/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