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准确分析基因突变对氨基酸的影响
1.某肽链原含120个氨基酸,基因突变导致该肽链发生下表所示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突变前 M L R I W T L
突变后 M L S P I W T L
氨基酸 位置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注:表中的英文字母是氨基酸的缩写。
A.增加了3个相邻的碱基对
B.增加了1个相邻的碱基对
C.增加了2个相邻的碱基对
D.替换了6个相邻的碱基对
易错点2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图形的辨析
2.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 )
A.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
易错点3 混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3.下列有关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普通小麦为六倍体,则由其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含3个染色体组,应为三倍体
②给四倍体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所结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含3个染色体组,称为三倍体
③单倍体的体细胞内含有奇数数目的染色体组
④单倍体的体细胞内也可含两个及两个以上染色体组
⑤划分多倍体与单倍体的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组数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易错点4 不同育种方式的原理和方法
4.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单的途径是Ⅰ→Ⅴ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C.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D.过程Ⅵ为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A 某肽链原含120个氨基酸,突变前某段氨基酸序列为MLRIWTL,突变后氨基酸序列变为MLSPIWTL,多了1个氨基酸,共改变了2个氨基酸,说明基因中增加了3个相邻的碱基对,插入位置在编码氨基酸R的3个碱基对之间,A正确。
2.A 题图①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其中的A与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该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题图②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中的A与a位于一条染色体经过着丝粒分裂而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该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题图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亲本的基因型为Aa,且含有A、a的两条染色体颜色相同,因此该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故选A。
3.A 由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为单倍体,①错误;给四倍体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所结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含3个染色体组,称为三倍体,②正确;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单倍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组数,故单倍体的体细胞内含奇数或偶数个染色体组,③错误;单倍体的体细胞内也可含两个及两个以上染色体组,④正确;划分单倍体和多倍体的主要依据不是体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而是是否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⑤错误。
易错警示 (1)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如六倍体普通小麦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四倍体西瓜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2)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4.D Ⅰ→Ⅴ途径为杂交育种,是培育品种⑥的最简单途径,A正确。由于变异是多方向的,所以通过诱变育种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B正确。经过Ⅲ培育形成⑤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⑤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Ⅲ→Ⅵ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畸变,C正确。由于二倍体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所以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错误。
易错警示 (1)一般杂交育种流程,需要杂交后再经连续多代自交和选育才能得到理想的纯合新品种,但要考虑要求选育的是何种表型的新品种,若选育双隐性类型,凡是表现出该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子,无需再经过自交纯化。
(2)诱变育种不等于利用基因突变育种,诱变育种过程中用射线等手段处理育种对象,不只会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会诱发染色体畸变。
(3)花药离体培养不能直接获得人们想要的类型,还需要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
(4)培育无籽西瓜一般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二倍体西瓜作父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