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7大变革的时代》课件+导学案(无答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7大变革的时代》课件+导学案(无答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8 14:01:34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战国形势图第七课大 变 革 的 时 代找出本课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变革的事例,突出一个“变” 字。(概括)看谁找得多?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商鞅变法第一个变:生产工具的变石器骨器铁器青铜器春秋出现战国扩大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商鞅变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牛耕图至迟在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判断抢答
4.铁农具和马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 物产量显著提高。 ( )1.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 )2.我国至迟在战国时期已出现牛耕。 ( )3.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商鞅变法第三个变:兴修水利—都江堰1、修建时间和地点:
2、主持修建者:
3、评价:
4、作用:战国 秦国蜀郡李冰(秦国)世界著名的 工程使 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 ”的美称。防洪灌溉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分水堰分洪灌溉岷江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李冰石像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水利工程铁农具牛耕都江堰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成为私田私田:真正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在开始时不用上缴任何赋税,而且可以随意转 让和买卖。名词解释出租地主农民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水利工程铁农具牛耕都江堰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商鞅变法三、变法运动——“四变”商鞅变法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内容:
5.作用:1.春秋时期,由于 和 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开垦。
2.奴隶主将新开垦的土地变成
并出租,转化为封建 ;租住土地的人成为农民;铁农具牛耕私田地主商鞅变法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内容:
5.作用:新兴的 为了确立 统治,发展 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地主阶级封建封建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内容:
5.作用:
①承认_____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奖励______,生产布帛和粮食多的人,免除_____。
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_______的特权③建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土地耕战徭役旧贵族县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县制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经济发展官兵英勇作战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 基础.农民积极劳动国富能打胜仗兵强商鞅变法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内容:
5.作用:通过变法,秦国的____得到发展, ______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____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____社会形成。经济军队封建地主封建角色体验: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旧贵族或秦孝公,你们对变法的内容是支持还是反对? 理由是什么?地
主农
民旧

族秦

公支持支持支持反对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1.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得到了新兴地主、秦孝公的支持;
3.商鞅个人的努力。铁农具
牛耕
水利工程
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封建地主农民封建社会形成各国变法小结:1. (2011.山东聊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A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 都江堰的修建
C 商鞅变法的实施 D 秦朝统一的完成
2.(2010.广东湛江)湛江人民所建造的雷州青年运河,不仅保证了雷州半岛农田的灌溉用水,还解决了九洲江下游的洪涝灾害。战国时期,既能防洪又能灌溉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
A 大运河 B 都江堰
C 长城 D 三峡大坝
BB知识检测3.(2010.福建福州)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有可能生活在( )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秦国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更多的使用铁质农具 B 实行商鞅变法
C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 牛耕得到推广
5.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
A 土地私有 B 整顿内政
C 奖励耕战 D 建立县制DBB6.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要得到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 )
A 多生产粮食布帛
B 当兵建立军功
C 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励
D 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7.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在(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周时期 D 夏商时期
8.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奴隶主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D 平民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BBB 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封建社会的形成。
【问题导学】
1.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 ,到 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更广。到春秋末年,已经使用 ,战国时期农耕进一步推广。农耕是我国 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作用: 利用率和 产量显著提高。
2. 著名的都江堰
修建时间和地点:战国 秦国蜀郡
评价:世界著名的 工程
作用:消除了岷江的水患,灌溉了农田,使 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 ”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 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之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 和 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 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 。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目的: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 为了确立 统治,发展 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1)国家承认 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 。
(2)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 的特权。
(3)建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 得到了发展, 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 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 社会形成了。
【活动探究】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师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课后练一练
1.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2.被称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的是( )
A 石制农具的出现 B 青铜农具的出现
C 铁质农具的出现 D 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积极改革变法,经济上生产力也迅速发展,尤其是劳动工具发生了变革。具体指 得到了推广和使用 ( )
A 铁农具和马耕 B 青铜农具和牛耕
C 木农具和牛耕 D 铁农具和牛耕
4.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原因是( )
A 土地肥沃 B 自然条件好
C 都江堰的防洪灌溉 D 较早确立了封建制度
5.有诗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知“。这是对谁的称赞 ( )
A 李白 B 李冰 C 李商隐 D 李清照
6.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目的是( )
A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B 富国强兵,抵御东方六国的进攻
C 建功立业,发展社会生产 D 多开垦土地,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更多的使用铁质农具 B 实行商鞅变法
C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 牛耕得到推广
8.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
A 土地私有 B 整顿内政 C 奖励耕战 D 建立县制
9.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要得到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 )
A 多生产粮食布帛 B 当兵建立军工
C 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励 D 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0.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在(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周时期 D 夏商时期
11.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奴隶主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D 平民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