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2-8《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2-8《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1 18: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⑴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
⑵了解古代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知道扁鹊的“四诊法”;掌握屈原与钟鼓之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屈原。
龟甲和兽骨
为什么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数量多:现已发现10万片以上的甲骨,其中有近5000个单字,已经能识别的有1700多个。
结构复杂: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西周毛公鼎和铭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甲骨文
文字演变过程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特征:复杂到简单、形象到抽象
文字的演变
书写材料的演变
书体的演变
甲骨(商朝)
青铜器(商周)
竹木简(战国)
丝帛(战国)
书写材料的演变
纸(西汉以后)
甲骨文商朝
金文商周
大篆西周晚期
小篆秦朝
楷书魏晋时期
书 体 的 演 变
隶书秦朝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2.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4、中国古文字①金文②隶书③甲骨文④小篆,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我们来小结(科学技术)
类别 朝代 成就(地位)
天文 夏朝
商朝
历法 夏朝
商朝
战国
医学 春秋战国
日食(中国最早的纪录)
日食、月食的记载
夏历(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夏历)
历法完备(大小月、闰月)
一年24节气
扁鹊的“四诊法”(被中医沿用至今)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我国古代人民很早时期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3、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
A.屈原 B.李冰 C.商鞅 D. 扁鹊
1、右图的人物是谁?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
2、他在医学上有什么贡献?
3、如果他想将病人的病历记下来,你认为他会写在什么材料上?
二、图画分析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上述内容出自谁的什么作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2、上述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的《离骚》,战国末期的楚国)
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忧国忧民的情怀。)
编钟之王:这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又叫曾侯乙编钟。 它用青铜铸成,总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分三层悬挂在巨型的钟架上。编钟及钟架上有篆书铭文,是难得的战国音乐史料。 曾侯乙编钟规模巨大,制作精美,音域宽广,是我国出土的古代编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堪称旷世珍宝。
文字始商朝。甲骨文最早,
金文和大篆,竹帛也发展。
日月食、夏商历,战国24节气。
扁鹊创四诊,屈原写《离骚》,
编钟最珍贵。 文化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