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多媒体课件原始的农耕生活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那一天,那他们该如何生存呢?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议一议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
3. 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一目,完成下列小题: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 。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 ;地点:
使用的工具是: ;原始农业:种植 ;原始畜牧业:饲养
;原始手工业:会制造 ,还制造简单的 和原始的 。
3、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
(二)阅读课本第二目,完成下列小题:
1、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是: 。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 ;地点: 流域;使用的工具是:
;原始农业:种植 ;原始畜牧业:饲养 还会 原始手工业:制造色彩鲜艳的 ;已学会了 、 、 。
3、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三)快速读课本第三目,在课本划出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地点、原始手工业会制作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小 故 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山东余大汶口遗址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约7000年前磨制石器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玉器、
原始乐器猪、狗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想象图河姆渡时期的生产工具——古耜
河姆渡出土石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稻谷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河姆渡出土的陶猪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河姆渡居民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发掘现场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
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粟和蔬菜(世界上最早种粟)猪 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纺线、织布、制衣粟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动脑筋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请思考 为什么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居住的房屋不一样?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三、大汶口原始居民三、大汶口原始居民约四五千前黄河流域的山东石镰 石锄黑陶 白陶1.时间:
2.地点:
3.生产农具:
4.原始手工业:动脑筋: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随葬品多少的现象出现?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请思考约七千年长江流域
浙江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
陕西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
山东最早种植水稻最早种植粟农耕经济更大发展磨制石器磨制石器
饲养家禽饲养猪狗
等动物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制造彩陶、织线制造黑陶、白陶,手工业更大进步课后练习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 B ②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课后练习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课后练习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
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拓展延伸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