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9 21: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1、秦朝是怎样灭亡的?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2. 秦末农民起义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由谁领导的? 复习: 大一统的汉朝 第 12 课 贺兰四中 王云香 2.西汉的建立时间:公元前 年
建立者: (汉高祖)
都城 。汉高祖刘邦202刘邦长安想一想1、西汉初年的统治政策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实施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2、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形成的背景,采取的措施,大一统的意义自学指导:3.东汉的建立与灭亡的过程
东汉建立的背景,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光武中兴及瓦解

想一想 3、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 2、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3.汉初的三位统治者的统治政策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西汉初年的政策:1、轻徭薄赋
2、重视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
4、“以德化民”
------休养生息政策材料:“为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历史意义:
“  “文景之治”使经济恢复发展,为大一统奠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面.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背景措施①轻徭薄赋,
② 注重发 展 生产。
③提倡 ,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 ”。意义(作用):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汉高祖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① 萧条,国家贫困。
②统治者吸取 教训。经济秦亡节俭以德化民 农 业知识扩展汉武帝其人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而且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名刘彻,为景帝第三子,在位54年,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一系列“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疆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等等。同时,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术。课外补充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
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课外补充措施的几个方面: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直接归中央管辖的郡县诸侯国统治的地区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此材料说明了什么?封国、削藩和推恩令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分封同姓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诛晁错,清君侧”的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逐步分化瓦解诸侯国势力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小诸侯小诸侯小诸侯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此材料说明了什么?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儒家道家法家董仲舒“罢黜 百家,独专儒术”主要内容: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为了使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以儒家的五经做为教材 儒家经典《诗》、《书》、 《易》、《礼》、《春秋》怎样看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治,但禁锢人们思想想一想汉武帝的一系列统治措施是大一统的鼎盛局面能够出现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呢?
物质基础:
主观条件: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的措施及文景之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
P69 客观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的措施及文景之治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政治思想“推恩令”削弱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第13课收回盐铁经营权,统一五铢钱军事第14课抗击匈奴经济时空隧道 9
年25
年220
年 公


202
年王莽
建权三.东汉的建立与灭亡(学案)1.西汉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动荡不安。外戚(王 莽)于公元9年建立新政权,(西 汉)灭亡。2.(公 元 25)年,(刘 秀)领导农民起义建立(东 汉)定都(洛 阳)刘秀就是(光 武 帝),出现了(光武中兴)治世局面。3.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矛盾尖锐,最终导致农民起义战争的爆发,东汉政权瓦解一、西汉初年政 策(休养生息)课堂小结措施背景二、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作用三、东汉的统治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加强中央集权(两汉年表)时间:BC202—AD9 西 汉重要君主:汉高祖 文帝 景帝 汉武帝重大事件: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大一统
东 汉时间:AD25—AD220重要君主:光武帝重要事件:光武中兴
课堂总结:练习: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作业:11月25日 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D.西汉盛期
( ) 3.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 ) 4. 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CDCA( )5.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 )6、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B B课后思考: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并评价汉武帝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功劳: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统一东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秦始皇
功劳:
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
集权制
文化上: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经济上:收回盐铁经营权,统一五铢钱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
罢错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人民思想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