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9 21:2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书法、绘画、石窟书法想一想:中国古代文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秦时篆印秦小篆——峄yì 山刻石隶书隶书续《频有哀祸帖》王羲之·东晋草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龙门二十品》楷书魏碑体乐毅论王羲之楷书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隶、草。世人称其为“书圣”。王羲之自幼好书法,经常一边思考,一边在自己的身上一笔一划地画着,日子久了,甚至连衣服都划破了。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台。据说,久而久之,池水都变成黑色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绘画回顾一下,佛教起源于哪国?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石窟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属北魏统治者 为宣扬佛教、加强统治而开凿,这些 石窟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应怎样评价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石窟?动脑筋现今山西大同云岗石窟佛像身上、脸上呈现出灰蒙蒙的景象,这是因为山西是享誉全国的煤都,近几年来随着煤炭外运工程的发展,公路就修建在石窟边上,煤炭对石窟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这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给古老文化带来的灾难。此外,还有许多人为的破坏,乱写乱画、随意扔垃圾破坏景观周围环境等等恶劣行为都对石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如果你是一名文物保护专家,你认为如何做才能
使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古代石窟永葆艺术魅力?王羲之 东 晋《兰 亭 序》《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课堂练习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南北朝时期  D.两晋时期
2.下列关于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是佛教盛行的结果 BA课堂练习3.传说故事“书成换白鹅”来源于( )
A、顾恺之的绘画 B、王羲之的书法
C、陶渊明的诗歌 D、班固的汉赋
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
A.北魏  B.东魏
  C.西魏  D.北齐 BA抢答啦1.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数值领先世界多少年?A.五百多年 B.八百多年 C.近一千年 D.一千一百多年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A.数学书 B.地理书 C. 农书 D. 经书3.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成书于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