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6 22: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秋与战国的纷争 学案
——韩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列举春秋霸主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2.能力目标:(1)搜集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相关信息,培养对比、评价和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2)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培养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1)通过对春秋争霸过程的学习,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 (2)改革的根本是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4.重点:(1)齐桓公争霸 (2)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二、自学指导:
1.春秋争霸的原因和含义 2.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及标志性事件
3.晋文公称霸的原因及标志性战役 4.春秋争霸的影响(正反两方面)
5.战国七雄的由来以及著名战役
三、合作探究:
1.请分析: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通过上述分析,你得到什么感想(思品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何启发(怎么做)?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四、小结:
1. 课题: ,标题: 、 。
2.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政治);
(经济); (军事)。
3.晋文公称霸的原因 , , 。
标志性战役: 。
4.春秋争霸的影响: (反面);
(正面)。
5.战国七雄的由来:(1) ,(2) 。
著名战役: , , 。
五、当堂训练
(一)达标巩固:
1.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2.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桂陵之战 B.城濮大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B.姜尚改革C.管仲改革D.李悝改革 5.“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7.“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8.“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9.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 A.秦 B.燕 C.楚 D.齐 10.在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 B.晋国 C .吴国 D.宋国
(二)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主(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三:平都君曰:“秦、赵久相持于长平之下而无决。天下合于秦,则无赵;合于赵,则无秦。
请回答:1. 材料一、二两则材料标志着什么制度的衰落(1分)?
2. “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1分)?你有何感想?(2分)

3.材料三涉及的战争中,哪一方取得了胜利(1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不断进行说明了历史的趋势?(2分)?这一走向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