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6 22: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韩亮(15.10.1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情况、都江堰的相关知识,了解并掌握有关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生产(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2)通过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现象,认识到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更适应先进的生产水平,培养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初步培养运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历史的几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坚定改革的信念;(2)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3)知识就是力量,科教方能兴国
4.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5.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自学指导 十分钟阅读全文,细读黑体字,浏览绿体字,分析图片、材料、动脑筋,标注下列问题并分点
1.铁农具的使用时间及意义?牛耕使用的时间、评价及意义
2.修建都江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作用
3.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4.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及主要内容(经济、政治、军事)
5.商鞅变法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铁农具和牛耕为什么能够较快推广?
2.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最重要?哪一项影响最深远?哪一项最遭旧贵族痛恨?
3.分析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四、小结
1. 课题: ,标题: 、

2.铁农具使用的时间: 、 ;
意义: 。
3.牛耕使用的时间 , ;
评价: 。
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的意义: 。
4.都江堰的时间: ,地点: ,人物: ,
作用: 。
5.商鞅变法的目的: ,
时间: ,支持者: ,内容:(1) ,
(2) ,(3) 。
作用:(1) ,(3) ,
(3) 。
五、课堂练习
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管仲  B.齐桓公   C.孙膑   D.商鞅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农具   B.选种   C.牛耕   D.治虫害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的 C.周王室日渐衰微 D.阶级斗争的尖锐 4.战国时期是(?? ) 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         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 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
5.(2006年,湖南常德)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加强封建统治的措施是( )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 C.奖励战功D.推行县制
6.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
①变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变法的内容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 ③商鞅有革新的魄力,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④变法符合奴隶主贵族的心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6年,湖南常德)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 C.奖励战功D.推行县制
根据商鞅变法内容回答: 8.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二: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一说商鞅变法给地处西北之地的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3分)?
(2)商鞅自己最后因变法而惨遭杀害,有人说,商鞅被杀,说明商鞅变法失败了。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2分)?
(3)材料二中提到了东方各国,请说出这些国家的名称(3分)?最典型的战役是(1分)?
(4)通过上述材料和答案,你能学到什么道理,得到什么启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