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2 大一统的汉朝(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2 大一统的汉朝(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2 17: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秦的暴政前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期:项羽、刘邦起义秦亡(前207年)楚汉战争
(前206~前202年)汉立压迫失败胜利秦末农民起义反抗学.科.网朝代名称建立时间开国皇帝 都 城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 刘邦长安西汉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9年)
东汉(25年 — 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课题含义】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局面 ,这就是“大一统” 。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我的统治时期被人称为“光武中兴”,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猜猜“我”是谁?ADBCE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景帝DBCE猜猜“我”是谁?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景帝DCE猜猜“我”是谁?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汉文帝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景帝DE猜猜“我”是谁?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汉文帝汉高祖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景帝E猜猜“我”是谁?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汉文帝汉高祖汉武帝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景帝猜猜“我”是谁?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汉文帝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

材料二:“海内安宁,家给(jǐ)人足。”
——司马光《资治通鉴》
“都鄙(bǐ 城市和农村)廪庾(lǐn yǔ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 ——班固《汉书》
汉初 经济萧条 国家贫困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2、意义:为西汉进入强
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
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
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
观条件 。文景之治1、措施:(1)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负担。
(2)注意发展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
(4)重视“以德化民”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6岁的刘彻登上大汉帝国宝座之后,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盛世之下的问题汉高祖:
分封同姓王
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削藩----七国之乱材料一: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了,威胁汉朝的统治。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真的很大,汉景帝没有解决问题,汉武帝该怎么解决呢?真伤脑筋啊!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大臣“主父偃”的建议(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并削去了当时半数的侯国。想一想: “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
1、措施:zxxkw皇帝诸侯王侯诸侯王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诸侯王侯侯侯侯推恩令的内容材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此材料说明了什么?……秦始皇不让天下人读书……①——顾颉刚《秦始皇传》汉武帝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注①秦始皇实际上是让天下人“以吏为师”,只读政府许可的书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2)思想上:地位:儒家的学说,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措施:汉武帝为了“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还采取了什么措施?(3)文化上: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我国古代最高学府1、措施:春秋
战国秦汉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221前206思维拓展 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思想上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目的相同。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 “焚书坑儒”,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加速了秦的灭亡。
汉武帝:“独尊儒术”,结果是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巩固了统治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4)军事上:出击匈奴!战局如何?结果怎样?VS让你们领略大汉王朝军团的威力!1、措施:汉武帝是怎样在经济上实现大一统的?(5)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1、措施: 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客观文景之治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政治思想削弱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五铢钱军事抗击匈奴政治设立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三、东汉的政治
(一)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
帝、都城?
(二)东汉初期出现了怎样的政
治局面?
(三)中期以后的政治局面怎样?
(一)东汉的建立 公元__年,西汉灭亡。公元___年,______称帝,定都______,史称_____。刘秀就是_________。925刘秀洛阳东汉光武帝(二)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zxxkw(三)结果: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东汉名存实亡12348576百家讲坛我看汉武帝 方法探究: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方法点拨:
A: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衡量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B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 汉武帝刘彻伟人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人民则是历史的创造者。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拓展延伸材料四: 2013年10月28日中午时分发生在天安门前金水桥边的汽车冲撞致人伤亡案件于30日宣告破获,北京警方初步认定该起事件是一起经过严密策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5名在逃涉案人员已全部抓获。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指使者就是盘踞在中亚、西亚地区的东伊运恐怖组织。材料二:2013年2月24日至2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各界知名人士访问大陆。在此期间,连战分别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面。在“习连会”中,连战提出了“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互利融合、振兴中华”的十六字箴言。材料三:2002.8月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2006年2月27日,陈水扁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
2007年3月4日晚,陈水扁提出“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立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线、只有统独问题。他同时强调,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课堂练习1、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 (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 D.光武帝时BA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时期D3、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人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 )
A.汉高祖?? ?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2、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D.发展经济 CA材料一:材料二:(1)读材料一,汉武帝选取了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采取的是哪位大臣的建议?(2)为了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3)汉武帝即位之初,诸侯国势力还很强,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课堂小结历史歌谣
高祖刘邦建西汉,文景之治谋发展
轻徭薄赋得民心,带头节俭把事办
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
推恩封地又削候,罢黜百家尊儒术
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材料一: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即郡国并行制这说明了什么?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了,威胁汉武帝的统治。 背景:措施①减轻农民的 、 和 ;注重发展 生产;
②奖励耕作,劝诫农桑
③提倡 ,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 ”。意义(作用):西汉初年,经济 。萧条节俭以德化民农业徭役兵役赋税使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为“大一统”的局面奠定物质基础。文景之治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汉高祖铲除同姓王分封同姓王汉武帝登基时,面对着什么难题?汉初的政策还能继续使用吗?zxx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