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阶段评价作业(一)(含答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5阶段评价作业(一)(含答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29 15:28:27

文档简介

阶 段 评 价 作 业(一)
[考查范围:1.1—1.5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70°,则∠3=(  )
A.110° B.135° C.145° D.155°
第2题图
   第3题图
3.观察上右图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  )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4.下面是小聪同学的作业,在※处填的理由是(  )
如图,∠A+∠D=180°,证明:∠DCE=∠B.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证明:由∠A+∠D=180°,得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所以∠DCE=∠B(※)。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如图,∠1=70°,有下列结论:①若∠2=70°,则AB∥CD;②若∠5=70°,则AB∥CD;③若∠3=110°,则AB∥CD;④若∠4=110°,则AB∥CD.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DEF放置在△ABC上,30°角的顶点D在边AB上,DE⊥AB,若∠B为锐角,BC∥DF,则∠B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75°
7.若∠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且∠α=(2x+10)°,∠β=(3x-20)°,则∠α的度数为(  )
A.70° B.30°
C.70°或86° D.30°或38°
8.如图,AB∥EF,BC⊥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A.∠β=∠α+∠γ
B.∠α+∠β+∠γ=180°
C.∠α+∠β-∠γ=90°
D.∠β+∠γ-∠α=9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9.如图,∠B的同位角是____,内错角是____,同旁内角是_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直线l1,l2被l3所截,有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l1∥l2,其中能判断AC∥BD的条件是____。
11.如图,a∥b,∠1=55°,∠2=40°,则∠3=__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1,已知长方形纸带ABCD,将纸带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H,G的位置,再沿BC折叠成图2,若∠DEF=78°,则∠GMN=___。
13.如图,已知AB∥CD,点E在两平行线之间,连结AE,DE,∠BAE的平分线与∠DEA的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F,若∠F=50°,则∠D的度数为___。
三、解答题(共35分)
14.(9分)小明在做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题:如图1,直线a,b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量出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吗?
(1)请帮小明在图2的画板内画出你的测量方案图(简要说明画法过程)。
(2)说出该画法依据的定理:________。
15.(12分)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ABE+∠BCF=180°。
(1)若∠ABC=80°,求∠BCF的值。
(2)试说明DE∥CF。
(3)若CB是∠ACF的平分线,∠ADB=k∠ABD,求k的值。
16.(14分)如图,AC∥BD,BC平分∠ABD,设∠ACB为α,E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
(1)若α=30°,且∠BAE=∠CAE,求∠CAE的度数。
(2)若点E运动到直线AC上方,且满足∠BAE=130°,∠BAE∶∠CAE=5∶1,求α的值。
(3)若∠BAE∶∠CAE=n∶1(n>1),求∠CAE的度数(用含n和α的代数式表示)。阶 段 评 价 作 业(一)
[考查范围:1.1—1.5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70°,则∠3=( C )
A.110° B.135° C.145° D.155°
第2题图
   第3题图
3.观察上右图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 B )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4.下面是小聪同学的作业,在※处填的理由是( A )
如图,∠A+∠D=180°,证明:∠DCE=∠B.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证明:由∠A+∠D=180°,得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所以∠DCE=∠B(※)。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如图,∠1=70°,有下列结论:①若∠2=70°,则AB∥CD;②若∠5=70°,则AB∥CD;③若∠3=110°,则AB∥CD;④若∠4=110°,则AB∥CD.其中正确的有(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DEF放置在△ABC上,30°角的顶点D在边AB上,DE⊥AB,若∠B为锐角,BC∥DF,则∠B的大小为( C )
A.30° B.45° C.60° D.75°
7.若∠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且∠α=(2x+10)°,∠β=(3x-20)°,则∠α的度数为( C )
A.70° B.30°
C.70°或86° D.30°或38°
【解析】 ∵∠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且∠α=(2x+10)°,∠β=(3x-20)°,∴(2x+10)°+(3x-20)°=180°或2x°+10°=3x°-20°,
解得x=38或x=30,
当x=38时,∠α=86°;当x=30时,∠α=70°。
8.如图,AB∥EF,BC⊥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C )
A.∠β=∠α+∠γ
B.∠α+∠β+∠γ=180°
C.∠α+∠β-∠γ=90°
D.∠β+∠γ-∠α=90°
【解析】 如图,分别过C,D作AB的平行线CM和DN,
∵AB∥EF,
∴AB∥CM∥DN∥EF,
∴∠α=∠BCM,∠MCD=∠NDC,∠NDE=∠γ,
∴∠α+∠β=∠BCM+∠CDN+∠NDE=∠BCM+∠MCD+∠γ。
又BC⊥CD,∴∠BCD=90°,
∴∠α+∠β=90°+∠γ,即∠α+∠β-∠γ=9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9.如图,∠B的同位角是__∠ACD__,内错角是__∠BCE__,同旁内角是__∠BAC和∠ACB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直线l1,l2被l3所截,有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l1∥l2,其中能判断AC∥BD的条件是__①__。
11.如图,a∥b,∠1=55°,∠2=40°,则∠3=__85°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1,已知长方形纸带ABCD,将纸带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H,G的位置,再沿BC折叠成图2,若∠DEF=78°,则∠GMN=__48°__。
【解析】 ∵AD∥BC,
∴∠CFE=180°-∠DEF=102°,∠EFB=78°。
∵纸带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H,G的位置,
∴∠EFH=∠CFE= 102°,
∴∠BFH=∠EFH-∠ EFB=24°,
∴∠FMH=90°-∠BFH=66°,
∴∠GMN=180°- 2∠FMH=48°。
13.如图,已知AB∥CD,点E在两平行线之间,连结AE,DE,∠BAE的平分线与∠DEA的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F,若∠F=50°,则∠D的度数为__80°__。
三、解答题(共35分)
14.(9分)小明在做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题:如图1,直线a,b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量出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吗?
(1)请帮小明在图2的画板内画出你的测量方案图(简要说明画法过程)。
(2)说出该画法依据的定理:________。
解:(1)如图,过点P作直线c∥a,测量出∠1的度数即可解决问题。
(2)由作图可知a∥c,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5.(12分)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ABE+∠BCF=180°。
(1)若∠ABC=80°,求∠BCF的值。
(2)试说明DE∥CF。
(3)若CB是∠ACF的平分线,∠ADB=k∠ABD,求k的值。
解:(1)∵∠ABE+∠ABD=180°,∠ABE+∠BCF=180°,
∴∠ABD=∠BCF。
∵BD是∠ABC的平分线,∠ABC=80°,
∴∠ABD=∠ABC=40°,∴∠BCF=40°。
(2)∵∠ABE+∠ABD=180°,∠ABE+∠BCF=180°,
∴∠ABD=∠BCF。
∵BD是∠ABC的平分线,∴∠ABD=∠DBC,
∴∠DBC=∠BCF,∴DE∥CF。
(3)由(2)知,DE∥CF,∴∠ADB=∠ACF。
∵CB是∠ACF的平分线,∴∠ACF=2∠BCF,
∴∠ADB=2∠BCF。
由(1)知∠ABD=∠BCF,
∴∠ADB=2∠ABD。
∵∠ADB=k∠ABD,∴k=2。
16.(14分)如图,AC∥BD,BC平分∠ABD,设∠ACB为α,E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
(1)若α=30°,且∠BAE=∠CAE,求∠CAE的度数。
(2)若点E运动到直线AC上方,且满足∠BAE=130°,∠BAE∶∠CAE=5∶1,求α的值。
(3)若∠BAE∶∠CAE=n∶1(n>1),求∠CAE的度数(用含n和α的代数式表示)。
解:(1)∵α=30°,AC∥BD,
∴∠CBD=30°。
∵BC平分∠ABD,
∴∠ABE=∠CBD=30°,
∴∠BAC=180°-∠ABE-α=180°-30°-30°=120°。
又∵∠BAE=∠CAE,
∴∠CAE=∠BAC=×120°=60°。
(2)根据题意画图,如图1,
∵∠BAE=130°,
∠BAE∶∠CAE=5∶1,
∴∠CAE=26°,
∴∠BAC=∠BAE-∠CAE
=130°-26°=104°。
∵AC∥BD,
∴∠ABD=180°-∠BAC=76°。
又∵BC平分∠ABD,
∴∠CBD=∠ABD=×76°=38°,
∴α=∠CBD=38°。
(3)①如图2,
∵AC∥BD,
∴∠CBD=∠ACB=α。
∵BC平分∠ABD,
∴∠ABD=2∠CBD=2α,
∴∠BAC=180°-∠ABD=180°-2α。
又∵∠BAE∶∠CAE=n∶1,
∴(∠BAC+∠CAE)∶∠CAE=n∶1,
即(180°-2α+∠CAE)∶∠CAE=n∶1,
解得∠CAE=。
②如图3,
∵AC∥BD,
∴∠CBD=∠ACB=α。
∵BC平分∠ABD,
∴∠ABD=2∠CBD=2α,
∴∠BAC=180°-∠ABD=180°-2α。
又∵∠BAE∶∠CAE=n∶1,
∴(∠BAC-∠CAE)∶∠CAE=n∶1,
即(180°-2α-∠CAE)∶∠CAE=n∶1,
解得∠CAE=。
综上,∠CAE的度数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