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二节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2 19:40:59

文档简介

课时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DNA双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其中碱基有A、T、G、C 4种。(2)DNA分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3)DNA分子具有稳定性、特异性和多样性。
概念1 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阅读教材P56~59,完成填空)
1.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2.双螺旋结构模型
(1)建构者:       
(2)图示
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④表示    。
(3)要点
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
(1)原理
DNA双螺旋结构
(2)步骤
[辨正误]
(1)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1个磷酸基团和1个碱基,DNA中都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2)DNA每条链中的碱基含量都遵循卡伽夫法则。(  )
(3)在一段双链DNA分子中,碱基T的含量为20%,则C的含量一定为30%。(  )
1.(生命科学史情境)
在推测与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都投入了这项研究,最终沃森与克里克成功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下图是DNA分子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相邻碱基C和A是如何连接的?该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中,碱基G与C所占比例越高,DNA分子结构越稳定,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NA的一条链为5′-ACGTACTAC-3′,那么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某DNA分子的2条链分别为m链和n链。
①若在m链中,(A+G)/(T+C)=a。则在n链中,这种比例是    ,在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是    。
②若在m链中,(A+T)/(G+C)=b。则在n链中,这种比例是    ,在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是    。
2.(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下面是在“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某同学动手制作的模型。
(1)请写出图中①~⑤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碱基A与③通过    键相连;①、②和A组成的物质叫作    。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      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典例应用】
例1 (2024·杭州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是与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相连
C.DNA分子的两端均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D.DNA分子中A—T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热稳定性越高
有关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归纳梳理
例2 某同学用不同颜色的纸片制作了一种简易DNA分子结构模型。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模型的纸片颜色需要4种,形状需要2种
B.制作该模型时要先考虑DNA分子各部分结构的数量关系,再考虑空间关系
C.判断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得好不好,首先应该看是不是美观大方
D.该同学制作模型时使用订书钉作为连接的材料,那么他至少需要59个订书钉
例3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6% B.24%
C.14% D.11%
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概念2 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阅读教材P59~61,完成填空)
1.DNA分子的特性
2.遗传信息
[辨正误]
(1)不同的双链DNA分子的遗传信息不同主要是因为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
(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
(3)判断生物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利用了DNA的多样性。(  )
(生命科学史情境)20世纪40年代,奥地利生化学家卡伽夫对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不同器官的DNA分子中碱基数目及比例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于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有关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
卡伽夫
表1 不同种生物中DNA碱基分析
来源
人 1.56 1.43 1.00 1.00 1.00
鲱鱼 1.43 1.43 1.02 1.02 1.02
小麦 1.22 1.08 1.00 0.97 0.99
结核分枝杆菌 0.40 0.40 1.09 1.08 1.10
表2 同种生物不同器官中DNA碱基分析
生物 猪 牛
器官 肝 脾 胰 肺 肾 胃
1.43 1.43 1.42 1.29 1.29 1.30
(1)上表1显示出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数目比例有什么规律?如何解释这种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生物的DNA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同,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基本相同,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性?不同生物的A、T之和与G、C之和的比值不一致,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2个生物的DNA中碱基数(A+T)/(G+C)值相同,能说明它们是同种生物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DNA、基因与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典例应用】
                
例4 (2024·温州学考模拟)DNA指纹技术可用于亲子关系的鉴定,在帮助被拐卖的儿童找寻亲生父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技术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可能是(  )
A.不同个体DNA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B.不同个体DNA分子中,(A+G)/(T+C)的值不同
C.不同个体DNA分子中,碱基对的配对方式不同
D.不同个体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例5 下列关于DNA和遗传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中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可以存储不同的遗传信息
B.来自同一物种、不同器官的DNA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感悟真题
1.(2022·浙江7月学考,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中文名称是(  )
A.碳酸 B.磷酸
C.脂肪酸 D.脱氧核糖核酸
2.(2022·浙江1月学考,19)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有两条长链,某片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为腺嘌呤 B. ②为鸟嘌呤
C. ③为核糖 D. ④为磷酸基团
3.(2019·浙江6月学考,15)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片段中A+T的含量等于G+C的含量
B.②和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是脱氧核苷
C.③和④通过磷酸二酯键直接相连
D.RNA分子中也存在③和④
课时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概念1
自主建构
1.脱氧核苷 脱氧核苷酸
2.(1)沃森和克里克 (2)A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氢键 (3)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 磷酸基团 碱基 T 2 G 3 T C T+C 不一定
3.(2)碱基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互补配对 互补 反向 碱基对
辨正误
(1)× 提示:双链DNA分子中仅2个脱氧核糖上连着1个磷酸基团,如图中的①②;其他的脱氧核糖都跟2个磷酸基团相连接(如图中③④);一个双链DNA分子具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而环状DNA不存在。
(2)× 提示:不是每条链,是双链。
(3)√
合作探究
1.(1)提示:连接方式为C—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A。2个。
(2)提示: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氢键数目越多,DNA分子结构越稳定。
(3)提示:3′-TGCATGATG-5′
(4)提示:①1/a 1 ②b b
2.(1)提示:①磷酸基团 ②脱氧核糖 ③胸腺嘧啶 ④碱基对 ⑤鸟嘌呤
(2)提示:氢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链
典例应用
例1 C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两个相邻碱基由“—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连接,A错误;双链DNA分子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但每条链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B错误;双链DNA中,两端均各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C—G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热稳定性越高,D错误。]
例2 B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各只有1种,因此模型的纸片颜色各需要1种,形状各需要1种,DNA分子中的含氮碱基有4种,因此纸片颜色需要4种,形状需要4种,A错误;制作该模型时要先考虑DNA分子各部分结构的数量关系,连接形成平面结构,再考虑空间关系,形成空间结构,B正确;在设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考虑它的美观与否,C错误;据图可知,该图中含有7个碱基对,4个A—T碱基对(2个氢键),3个C-G碱基对(3个氢键),连接形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连接物,一条链上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需要1个连接物,因此至少需连接物(订书钉)为(7×2+6)×2+4×2+3×3=57(个),D错误。]
例3 A [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H=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H+A2)÷2,则A2=26%。]
概念2
自主建构
1.数目不同,排列方式也不同 4n 碱基排列顺序
2.不同序列 接近 相似 亲缘 血缘 身份
辨正误
(1)× 提示: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和碱基配对方式无关。
(2)√
(3)× 提示:判断生物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利用了DNA的特异性。
合作探究
(1)提示:不同种生物来源的DNA分子中,碱基A的含量约等于T的含量,G的含量约等于C的含量,即A+G=T+C。可能存在A与T、G与C分别配对。
(2)提示:说明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3)提示:稳定性。特异性。
(4)提示:不能说明是同种生物。因为不能确定两个生物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以及碱基总数。
典例应用
例4 D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特异性,即不同个体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例5 D [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而遗传信息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信息与环境共同决定性状,D错误。]
感悟真题
1.D [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
2.C [③为脱氧核糖,C错误。]
3.B [在双链DNA分子中,A+G=T+C,A+T的含量不一定等于G+C的含量,A错误;③和④是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C错误;③和④之间有两个氢键,故为A—T碱基对,RNA中没有T,D错误。](共38张PPT)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课时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DNA双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其中碱基有A、T、G、C 4种。
(2)DNA分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
(3)DNA分子具有稳定性、特异性和多样性。
目录 CONTENTS
1.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2.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感悟真题
自主建构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课时概念图
自主建构
脱氧核苷
(阅读教材P56~59,完成填空)
1.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2.双螺旋结构模型
(1)建构者:_____________       
(2)图示
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
④表示    。
沃森和克里克
A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氢键
(3)要点
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
结构
脱氧核糖
磷酸基团
碱基
T
2
G
3
T
C
T+C
不一定
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
(1)原理
DNA双螺旋结构
(2)步骤
碱基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互补配对
互补
反向
碱基对
×
[辨正误]
(1)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1个磷酸基团和1个碱基,DNA中都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提示:双链DNA分子中仅2个脱氧核糖上连着1个磷酸基团,如图中的①②;其他的脱氧核糖都跟2个磷酸基团相连接(如图中③④);一个双链DNA分子具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而环状DNA不存在。
(2)DNA每条链中的碱基含量都遵循卡伽夫法则。( )
提示:不是每条链,是双链。
(3)在一段双链DNA分子中,碱基T的含量为20%,则C的含量一定为30%。( )
×

1.(生命科学史情境)在推测与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都投入了这项研究,最终沃森与克里克成功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下图是DNA分子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相邻碱基C和A是如何连接的?该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几个?
提示:连接方式为C—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A。2个。
(2)DNA分子中,碱基G与C所占比例越高,DNA分子结构越稳定,为什么?
提示: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氢键数目越多,DNA分子结构越稳定。
(3)如果DNA的一条链为5′-ACGTACTAC-3′,那么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如何?
提示:3′-TGCATGATG-5′
(4)假设某DNA分子的2条链分别为m链和n链。
①若在m链中,(A+G)/(T+C)=a。则在n链中,这种比例是    ,在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是    。
②若在m链中,(A+T)/(G+C)=b。则在n链中,这种比例是    ,在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是    。
提示:①1/a 1 ②b b
2.(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下面是在“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某同学动手制作的模型。
(1)请写出图中①~⑤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磷酸基团 ②脱氧核糖 ③胸腺嘧啶 ④碱基对 ⑤鸟嘌呤
(2)图中碱基A与③通过    键相连;①、②和A组成的物质叫作    。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      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提示:氢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链
C
【典例应用】
例1 (2024·杭州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是与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相连
C.DNA分子的两端均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D.DNA分子中A—T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热稳定性越高
解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两个相邻碱基由“—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连接,A错误;
双链DNA分子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但每条链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B错误;
双链DNA中,两端均各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
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C—G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热稳定性越高,D错误。
有关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归纳梳理
B
例2 某同学用不同颜色的纸片制作了一种简易DNA分子结构模型。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模型的纸片
颜色需要4种,形状需要2种
B.制作该模型时要先考虑DNA分子各部分结构的数量关系,再考虑空间关系
C.判断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得好不好,首先应该看是不是美观大方
D.该同学制作模型时使用订书钉作为连接的材料,那么他至少需要59个订书钉
解析: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各只有1种,因此模型的纸片颜色各需要1种,形状各需要1种,DNA分子中的含氮碱基有4种,因此纸片颜色需要4种,形状需要4种,A错误;
制作该模型时要先考虑DNA分子各部分结构的数量关系,连接形成平面结构,再考虑空间关系,形成空间结构,B正确;
在设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考虑它的美观与否,C错误;
据图可知,该图中含有7个碱基对,4个A—T碱基对(2个氢键),3个C-G碱基对(3个氢键),连接形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连接物,一条链上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需要1个连接物,因此至少需连接物(订书钉)为(7×2+6)×2+4×2+3×3=57(个),D错误。
例3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6% B.24% C.14% D.11%
解析: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H=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H+A2)÷2,则A2=26%。
A
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数目不同,排列方
式也不同
(阅读教材P59~61,完成填空)
1.DNA分子的特性
4n
碱基排列顺序
2.遗传信息
不同序列
接近
相似
亲缘
血缘
身份
×
[辨正误]
(1)不同的双链DNA分子的遗传信息不同主要是因为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
提示: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和碱基配对方式无关。
(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
(3)判断生物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利用了DNA的多样性。( )
提示:判断生物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利用了DNA的特异性。

×
(生命科学史情境)20世纪40年代,奥地利生化学家卡伽夫对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不同器官的DNA分子中碱基数目及比例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于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有关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
卡伽夫
表1 不同种生物中DNA碱基分析
表2 同种生物不同器官中DNA碱基分析
(1)上表1显示出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数目比例有什么规律?如何解释这种规律?
提示:不同种生物来源的DNA分子中,碱基A的含量约等于T的含量,G的含量约等于C的含量,即A+G=T+C。可能存在A与T、G与C分别配对。
(2)不同生物的DNA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同,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说明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3)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基本相同,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性?不同生物的A、T之和与G、C之和的比值不一致,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性?
提示:稳定性。特异性。
(4)若2个生物的DNA中碱基数(A+T)/(G+C)值相同,能说明它们是同种生物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说明是同种生物。因为不能确定两个生物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以及碱基总数。
染色体、DNA、基因与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D
【典例应用】
例4 (2024·温州学考模拟)DNA指纹技术可用于亲子关系的鉴定,在帮助被拐卖的儿童找寻亲生父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技术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可能是(  )
A.不同个体DNA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B.不同个体DNA分子中,(A+G)/(T+C)的值不同
C.不同个体DNA分子中,碱基对的配对方式不同
D.不同个体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特异性,即不同个体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D
例5 下列关于DNA和遗传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中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可以存储不同的遗传信息
B.来自同一物种、不同器官的DNA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而遗传信息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信息与环境共同决定性状,D错误。
D
1.(2022·浙江7月学考,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中文名称是(  )
A.碳酸 B.磷酸
C.脂肪酸 D.脱氧核糖核酸
解析: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
C
2.(2022·浙江1月学考,19)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有两条长链,某片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为腺嘌呤 B. ②为鸟嘌呤
C. ③为核糖 D. ④为磷酸基团
解析:③为脱氧核糖,C错误。
B
3.(2019·浙江6月学考,15)右图是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片段中A+T的含量等于G+C的含量
B.②和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是脱氧核苷
C.③和④通过磷酸二酯键直接相连
D.RNA分子中也存在③和④
解析:在双链DNA分子中,A+G=T+C,A+T的含量不一定等于G+C的含量,A错误;
③和④是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C错误;
③和④之间有两个氢键,故为A—T碱基对,RNA中没有T,D错误。课时精练10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
选择题:第1~17题,每小题2分,共34分。答案P187
【对点强化】
题型1 DNA分子的结构
1.(2024·湖州高一月考)DNA分子中,连接同一条多核苷酸长链上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
肽键 氢键
磷酸二酯键 高能磷酸键
2.(2024·嘉兴高一期末)DNA分子主链的基本骨架是(  )
蛋白质纤维
磷脂双分子层
碱基对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3.如图为某核苷酸链的局部结构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中a或b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①连接起来的
DNA的稳定性与胞嘧啶的含量呈正相关
该链一定是组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4.下图为人体内某个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1代表的结构有4种
图中2代表脱氧核糖,其中含有4个碳原子
图中3为含氮碱基,可代表G或C
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图中1、2交替连接有关
5.(2024·十校联盟学考模拟)下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若3代表鸟嘌呤,则4代表胞嘧啶
1和2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若3在该DNA中的比例为20%,则6在该DNA中的比例为30%
题型2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6.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结构模型(表示脱氧核糖、表示碱基、表示磷酸基团),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构成脱氧核苷酸的小分子结构模型,其中②和④属于碱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②③、①③④都能构成脱氧核苷酸
①和③可形成DNA 主链的基本骨架
DNA单链中②与④数量相等
②和④通过2 或3 个氢键相连
8.某同学在构建DNA分子模型时,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核苷酸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该同学组建的DNA分子模型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
5种 6种
7种 8种
9.某同学制作一个DNA片段模型,现准备了15个碱基A塑料片,8个碱基T塑料片,40个脱氧核糖和40个磷酸塑料片,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碱基C塑料片(  )
8个 24个
16个 12个
10.某同学欲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准备了足够的相关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上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制作模型时,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用2个氢键连接物相连
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等于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
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内侧
题型3 DNA分子结构相关的计算
11.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
G的含量为30% U的含量为30%
嘌呤含量为50% 嘧啶含量为40%
12.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的(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的(A+T)/(G+C)=n,甲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乙DNA分子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
m、1/n m、1
1/m、n 1、n
13.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G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26%,312个 24%,288个
24%,298个 12%,144个
1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在碱基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n ③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n ④G的数量为m-n
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③④ ①②③
题型4 遗传信息及其应用
15.“DNA指纹技术”指用合适的酶将待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稳定性 特异性
多样性 可变性
16.当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片段,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NA分子中G与C相对含量越多,形成的杂合双链区越多
杂合双链区中的嘌呤碱基总数比嘧啶碱基总数少
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杂合双链区的形成过程需要构建磷酸二酯键
【综合提升】
17.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符合卡伽夫法则
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相同
Tm值的大小与DNA中氢键的多少有关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应选择6种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18.(9分)如图所示为一段DNA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从甲中可以看出DNA分子具有规则的____________结构,从乙中可以看出DNA是由________条平行且走向______的长链组成的。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
(2)(3分)图中1代表的为________。与图中碱基2相配对的碱基是________(填中文名称);由3、4、5组成的结构名称为____________。
(3)(1分)不同生物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2分)若在一单链中=n,则在另一条互补链中其比例为________,在整个DNA分子中其比例为________。
19.(7分)下图甲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DNA片段上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据图甲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____个。
(2)(1分)根据图甲中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推测图乙中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从上往下)。
(3)(5分)图甲所显示的DNA片段与图乙所显示的DNA片段中的(A+G)/(T+C)总是为________,由此证明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的DNA片段与图乙中的DNA片段中的A/G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了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课时精练10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1.C 2.D
3.C [图中a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b不能,A错误;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B错误;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形成2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形成3个氢键,因此,胞嘧啶的含量越多,碱基对的氢键含量越高,DNA的稳定性越高,C正确;该链中既无T也无U,无法确认是DNA还是RNA,故其未必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D错误。]
4.C [图中1为磷酸基团,结构只有一种,A错误;图中2代表脱氧核糖,其中含有5个碳原子,B错误;图中3为含氮碱基,3、4碱基互补配对,由三个氢键相连,故可代表G或C,C正确;1、2交替连接没有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无关,D错误。]
5.A [每条脱氧核苷酸链3′端的脱氧核糖仅连接1个磷酸基团,A错误。]
6.C [DNA分子中不含碱基U,A错误;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都连接在脱氧核糖上,且分别位于脱氧核糖的两侧,B、D错误。]
7.C [②表示嘧啶碱基,④表示嘌呤碱基,在双链DNA分子中,嘧啶碱基总数等于嘌呤碱基总数,但DNA单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数量却不一定相等,C错误。]
8.B [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包括1个含氮碱基(4种)、1个磷酸基团和1个脱氧核糖,该模型中共有6种小分子,B正确。]
9.D [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40个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塑料片能形成20个脱氧核苷酸对,即20个碱基对。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所以15个碱基A塑料片,8个碱基T塑料片,能形成8个A-T碱基对。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12个碱基C塑料片,以形成12个C—G碱基对。]
10.C [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脱氧核糖上连接磷酸和碱基,A错误;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3个氢键连接,B错误;DNA的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故在制作的模型中A+C=G+T,C正确;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主链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主链内侧,D错误。]
11.C [因为在DNA分子双链间只有A—T和G—C碱基对,故A=T=30%,G=C=20%,A+G=50%,T+C=50%。]
12.C [由于双链DNA分子中,遵循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则两条单链上的(A+G)/(T+C)的比值互为倒数,每一条DNA单链中的(A+T)/(G+C)比例与双链DNA分子中的该比例相同。因此若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的(A+G)/(T+C)=m,则甲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为1/m;若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的(A+T)/(G+C)=n,则乙DNA分子中(A+T)/(G+C)=n,C正确。]
13.B [DNA分子的碱基数目和比例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根据这个原理可知G==24%;又知T共312个,占26%,则可知该DNA分子片段中共有碱基312÷26%=1 200(个),则G的数目是1 200×24%=288(个)。]
14.D [每个脱氧核苷酸均由一个磷酸、一个碱基和一个脱氧核糖组成,因此,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T也为n个,说明有n个A—T碱基对,含有2n个氢键,G—C碱基对之间含有的氢键总数为,因此,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总数为+2n=-n,②正确;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n,③正确;G的数量为=-n,④错误。]
15.B [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特异性,B正确。]
16.C [DNA分子中G与C相对含量的多少与形成杂合双链区的多少没有关系,A错误;杂合双链区中的嘌呤与嘧啶配对,所以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相等,B错误;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杂合双链区是通过碱基对中的氢键形成的,D错误。]
17.B [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符合卡伽夫法则,A正确;DNA分子若Tm值相同,则它们所含G+C比例相同,但C+G的数量不一定相同,B错误;Tm值与DNA中氢键的多少有关,C正确;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应选择6种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一种脱氧核糖、一种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D正确。]
18.(1)双螺旋 两 相反 染色体
(2)氢键 鸟嘌呤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相同
(4)n n
解析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2)DNA双链的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鸟嘌呤与胞嘧啶互补配对,由3、4、5组成的结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两者的比值总是等于1,所以不同生物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相同。(4)一条单链上=n,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该链互补的另一条链上=n,整个DNA分子中===n。
19.(1)5 (2)CCAGTGCGCC (3)1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1 1/4
解析 (1)图甲中显示的一条链上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1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上还有1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看清楚图甲中各列所示的碱基种类是读出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的关键,甲图从左到右对应的碱基为ACGT。(3)在双链DNA分子中,因为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不同的DNA分子中(A+T)/(G+C)、A/G、T/C一般是不同的,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共31张PPT)
课时精练10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C
题型1 DNA分子的结构
1.(2024·湖州高一月考)DNA分子中,连接同一条多核苷酸长链上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
A.肽键 B.氢键
C.磷酸二酯键 D.高能磷酸键
2.(2024·嘉兴高一期末)DNA分子主链的基本骨架是(  )
A.蛋白质纤维
B.磷脂双分子层
C.碱基对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D
3.如图为某核苷酸链的局部结构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图中a或b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①连接起来的
C.DNA的稳定性与胞嘧啶的含量呈正相关
D.该链一定是组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解析:图中a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b不能,A错误;
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B错误;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形成2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形成3个氢键,因此,胞嘧啶的含量越多,碱基对的氢键含量越高,DNA的稳定性越高,C正确;
该链中既无T也无U,无法确认是DNA还是RNA,故其未必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D错误。
A.图中a或b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①连接起来的
C.DNA的稳定性与胞嘧啶的含量呈正相关
D.该链一定是组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4.下图为人体内某个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图中1代表的结构有4种
B.图中2代表脱氧核糖,其中含有4个碳原子
C.图中3为含氮碱基,可代表G或C
D.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图中1、2交替连接有关
解析:图中1为磷酸基团,结构只有一种,A错误;
图中2代表脱氧核糖,其中含有5个碳原子,B错误;
图中3为含氮碱基,3、4碱基互补配对,由三个氢键相连,故可代表G或C,C正确;
1、2交替连接没有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无关,D错误。
5.(2024·十校联盟学考模拟)右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B.若3代表鸟嘌呤,则4代表胞嘧啶
C.1和2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D.若3在该DNA中的比例为20%,则6在该DNA中的比例为30%
解析:每条脱氧核苷酸链3′端的脱氧核糖仅连接1个磷酸基团,A错误。
题型2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6.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结构模型( 表示脱氧核糖、 表示碱基、 表示磷酸基团),其中正确的是(  )
C
解析:DNA分子中不含碱基U,A错误;
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都连接在脱氧核糖上,且分别位于脱氧核糖的两侧,B、D错误。
7.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构成脱氧核苷酸的小分子结构模型,其中②和④属于碱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A.①②③、①③④都能构成脱氧核苷酸
B.①和③可形成DNA 主链的基本骨架
C.DNA单链中②与④数量相等
D.②和④通过2 或3 个氢键相连
解析:②表示嘧啶碱基,④表示嘌呤碱基,在双链DNA分子中,嘧啶碱基总数等于嘌呤碱基总数,但DNA单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数量却不一定相等,C错误。
8.某同学在构建DNA分子模型时,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核苷酸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该同学组建的DNA分子模型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解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包括1个含氮碱基(4种)、1个磷酸基团和1个脱氧核糖,该模型中共有6种小分子,B正确。
B
9.某同学制作一个DNA片段模型,现准备了15个碱基A塑料片,8个碱基T塑料片,40个脱氧核糖和40个磷酸塑料片,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碱基C塑料片(  )
A.8个 B.24个 C.16个 D.12个
解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40个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塑料片能形成20个脱氧核苷酸对,即20个碱基对。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所以15个碱基A塑料片,8个碱基T塑料片,能形成8个A-T碱基对。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12个碱基C塑料片,以形成12个C—G碱基对。
D
10.某同学欲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准备了足够的相关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上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B.制作模型时,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用2个氢键连接物相连
C.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等于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
D.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内侧
C
解析: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脱氧核糖上连接磷酸和碱基,A错误;
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3个氢键连接,B错误;
DNA的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故在制作的模型中A+C=G+T,C正确;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主链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主链内侧,D错误。
题型3 DNA分子结构相关的计算
11.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
A.G的含量为30% B.U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
解析:因为在DNA分子双链间只有A—T和G—C碱基对,故A=T=30%,G=C=20%,A+G=50%,T+C=50%。
C
12.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的(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的(A+T)/(G+C)=n,甲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乙DNA分子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
A.m、1/n B.m、1
C.1/m、n D.1、n
C
解析:由于双链DNA分子中,遵循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则两条单链上的(A+G)/(T+C)的比值互为倒数,每一条DNA单链中的(A+T)/(G+C)比例与双链DNA分子中的该比例相同。因此若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的(A+G)/(T+C)=m,则甲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为1/m;若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的(A+T)/(G+C)=n,则乙DNA分子中(A+T)/(G+C)=n,C正确。
13.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G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A.26%,312个 B.24%,288个
C.24%,298个 D.12%,144个
B
1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在碱基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n ③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D
题型4 遗传信息及其应用
15.“DNA指纹技术”指用合适的酶将待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解析: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特异性,B正确。
B
16.当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片段,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A.DNA分子中G与C相对含量越多,形成的杂合双链区越多
B.杂合双链区中的嘌呤碱基总数比嘧啶碱基总数少
C.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D.杂合双链区的形成过程需要构建磷酸二酯键
解析:DNA分子中G与C相对含量的多少与形成杂合双链区的多少没有关系,A错误;
杂合双链区中的嘌呤与嘧啶配对,所以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相等,B错误;
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
杂合双链区是通过碱基对中的氢键形成的,D错误。
A.DNA分子中G与C相对含量越多,形成的杂合双链区越多
B.杂合双链区中的嘌呤碱基总数比嘧啶碱基总数少
C.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D.杂合双链区的形成过程需要构建磷酸二酯键
17.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A.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符合卡伽夫法则
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相同
C.Tm值的大小与DNA中氢键的多少有关
D.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应选择6种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A.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符合卡伽夫法则
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相同
C.Tm值的大小与DNA中氢键的多少有关
D.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应选择6种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解析: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符合卡伽夫法则,A正确;
DNA分子若Tm值相同,则它们所含G+C比例相同,但C+G的数量不一定相同,B错误;
Tm值与DNA中氢键的多少有关,C正确;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应选择6种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一种脱氧核糖、一种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D正确。
18.如图所示为一段DNA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中可以看出DNA分子具有规则的
    结构,从乙中可以看出DNA是由
   条平行且走向   的长链组成的。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   。
(2)图中1代表的为    。与图中碱基2相配对的碱基是    (填中文名称);由3、4、5组成的结构名称为        。
双螺旋

相反
染色体
氢键
鸟嘌呤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不同生物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    (填“相同”或“不同”)。
相同
n
n
解析:(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2)DNA双链的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鸟嘌呤与胞嘧啶互补配对,由3、4、5组成的结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两者的比值总是等于1,所以不同生物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相同。
19.右图甲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DNA片段上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
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个。
(2)根据图甲中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推测图乙中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        (从上往下)。
5
CCAGTGCGCC
(3)图甲所显示的DNA片段与图乙所显示的DNA片段中的(A+G)/(T+C)总是为___,由此证明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的DNA片段与图乙中的DNA片段中的A/G分别为    、    ,由此说明了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1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1
1/4
解析:(1)图甲中显示的一条链上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1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上还有1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看清楚图甲中各列所示的碱基种类是读出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的关键,甲图从左到右对应的碱基为ACGT。
(3)在双链DNA分子中,因为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不同的DNA分子中(A+T)/(G+C)、A/G、T/C一般是不同的,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