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
1.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影响:
(1)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2)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扶持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3000万东北同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3)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二、西安事变
1.背景:(1)日本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使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2)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3)蒋介石坚持“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无效。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经过:(1)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逮捕了蒋介石。(2)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中共的作用:(1)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2)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5.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三、七七事变
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影响:揭开了中华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四、南京大屠杀
1.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随后对南京和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在6个星期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多万人。
关键提示:注意教材中提供的几幅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及教材辅栏的要求。
五、台儿庄战役
1.时间:1938年春。
2.指挥者:李宗仁。
3.概况:(1)日军进攻徐州,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李宗仁组织中国军队将一路日军阻止在台儿庄。(2)经过激战,歼敌1万多人。
3.意义:(1)是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2)它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关键提示:注意教材中提供的《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巷战》和《李宗仁在台儿庄》图。
六、百团大战
1.目的: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
2.时间:1940年8月至12月。
3.地点:华北地区。
4.指挥:彭德怀。
4.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
5.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七、中共七大
1.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2.时间、地点:1945年4— 6月、延安。
3.主要内容: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4.意义: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八、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4.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应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1.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图1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A.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蝉娟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2.“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张、杨二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而“无忌”、“不悔”的目的是
A. 逼蒋抗日 B. 处置蒋介石,消灭国民党
C. 要求蒋介石放弃领导权 D. 弃暗投明,投奔共产党
3.参加西安事变谈判的中共代表不包括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朱德
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担心南京政府被亲日派控制 B.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C.不愿继续内战 D.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5.中国人民从来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图2是 时期人民军队佩带的臂章。
A.1924——1927年 B.1927——1936年
C.1937——1945年 D.1949年以后
7.毛泽东曾提笔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下列哪次战役是“彭大将军”指挥的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8.图3所示战役
A.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9.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组织兵力 破坏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据点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100多个团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
10.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的相同方面是 ①沉重地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A.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作出了“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决定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3.台湾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时间长达
A.8年 B.105年 C.50年 D.14年
14.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侵华日军自述
(1931年9月) 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湖) 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
回答:
(1) 这份日军的回忆录是对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哪一历史事件的回忆?
(2) 这个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
(3) 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16.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⑴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⑵“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⑶“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这样的结果有何历史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1937年12月15日,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三千多人,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然后,受伤未死者与死者一起被焚化。1 6日,中国难民五千多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还冲进由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把“安全区”变成了黑暗、悲惨的人间地狱……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辞,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遭杀害的对象等方面来说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京大屠杀中我死难同胞的人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 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略谈你的认识。
18.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强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几次会战?如何正确认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中的作用?
(3)1940年八路军在敌后出动出击日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什么?有何意义?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4)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深远的历史意义?
(5)谈谈你对日本一些历史教科书把这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民族解放战争”的看法。
(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校准备开展“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给该校推荐一个发生在徐州附近且与二战有关的事件,并作简要说明。(应包括发生的事件、影响和在该地进行教育的现实意义。)
答案
1.B 2.A 3.D 4.B 5.C 6.C 7.C 8.B 9.B 10.A 11.D 12.C 13.C 14.D
15. (1)九一八事变。(2)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 (3)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
16. ⑴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⑵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⑶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17.(1)长达6周。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或难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人员。 (若只答两者之一或答“居民和军警人员”则不得分;若答“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可给一半分) 30万人以上。(2)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答其它也可以,如日本对待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真正地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好本领,保卫祖国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等同给分)
18. (1)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2)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作用:消耗日军大量有生力量,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3)百团大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4)原因: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为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各民族加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军事策略;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外部条件。(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5)这种观点违背事实,美化侵略(为侵略战争辩护),篡改历史(对历史歪曲);我们要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答其它要点只要言之成理同样得分)。(6)如徐州会战: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这表明在外敌入侵时,要团结一心,不畏强敌。(其他只要举例正确都可以)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