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史实回顾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 董必武《谒昭君墓》匈奴是怎样崛起的?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是怎么回事?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7—P81
回答《历史周刊》填空题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昭君出塞 问题探究匈奴族的生活习俗怎样?
秦汉之际他们杰出的首领是谁?
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畜牧业繁盛,有“马畜弥山”之称。②冶铸业也有了发展,而且金属装饰品多以动物形状出现,富有游牧民族的特色。③匈奴在汉族的影响下,逐渐有了农耕,开始垦田种谷。生产迅速发展: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
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此政策?“和亲”政策有何历史作用?
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
问题探究和亲政策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 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对匈奴的骚扰西汉该怎么办? 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效果如何? ?? 没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公元前127——漠南战争
(2)公元前121——河西战役(匈奴势力大大损失)
(3)公元前119——漠北战役(匈奴大败,不能再与西汉抗衡)卫青墓霍去病墓 卫青(?—前106),河东平阳(今山西)人。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为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霍去病(?—前117),河东平阳人,卫青的外甥,善骑射。18岁跟随卫青作战,官至骠骑将军。他为人很少说话,敢于冲锋陷阵。常深入蒙古大沙漠数千里,追击匈奴贵族。陕西省兴平县 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探究汉武帝 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1、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3、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4、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三、昭君出塞1、匈奴分裂和呼韩邪单于归汉:
公元前51年 汉宣帝
2、昭君出塞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人,姓王名嫱,昭君是她的字。出嫁这天,昭君戎装乘马,怀抱琵琶离开长安时,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亭。到匈奴后,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yan)氏”。呼韩邪死后,汉成帝命昭君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董必武的诗句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 昭君墓前铜像 昭君出塞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问题探究战和和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西汉末年)规 律: 综合国力决定民族关系小结窦固连线题
汉武帝 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汉元帝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东汉王朝 昭君出塞
课堂练习选择题 下面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两汉抗衡的是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什么政策?
A、武力讨伐
B、和亲政策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后哪位
首领向汉称臣,订立了和好盟约?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率兵大败北匈奴的东汉大将是蒙恬
卫青
霍去病
窦固
窦宪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A汉高祖
B冒顿单于
C呼韩邪单于西汉对匈奴实行和亲开始于A汉朝初期
B汉朝中期
C汉朝后期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请回答:
(1)该诗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
(2)该诗后两句指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