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30 21: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课标要求】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学习目标】
1.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
【学习过程】
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大一统之源”。第二部分为“大一统之基”。第三部分为“大一统之盛”。第四部分为“大一统之衰”。
一、大一统之源
阅读教材,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二、大一统之基
1.汉初的统治者又是怎样改变这一面貌的?
2.那么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的努力,又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三、大一统之盛
1.阅读教材,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呢?
政治:
思想:
经济:
军事:
2.史书记载,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找不到纯一色的四匹马,大臣上朝时只能乘牛车。而在汉武帝时期,百姓都很富裕,国家粮仓装满粮食,国库钱币充足。你能向同学们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吗
3.回忆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再对比他们在位时的统治,谈谈你的看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4.比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提示:从目的、方式、结果方面分析)

四、大一统之衰
汉武帝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那么光武帝就维护了汉朝的大一统。但东汉中期以后统治发生了变化,东汉中期的统治有何特点?
【自主构建】
【直击中考】
1.【2014
湖北省黄冈市】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
C.盐铁官营
D.张骞出使西域
2.【2014江苏连云港】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3.【2014年济宁市】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右图人物是(

A.汉高祖
B.汉武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
C.汉景帝
D.汉文帝
4.【2014泰安】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
5.【2014年济宁市】有史学家认为:“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
B.隋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6.【2014安徽】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

A.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
7.【2014江苏扬州】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1分)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1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1分)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1分)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1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
【课后反思】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大一统之源
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破坏了社会经济。
二、大一统之基
1.①轻徭薄赋
②重视农业
③提倡节俭
④以德化民解释
2.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三、大一统之盛
1.略
2.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
3.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4.同:在思想文化上对人们的控制。
异: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对学术文化的巨大打击。
四、大一统之衰
出现了宦官和外戚专权,到东汉末年,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直击中考
1.A
2.C
3.
4.B
5.C
6.A
7.(1)人物:秦始皇(嬴政)(1分)
制度:郡县制(1分)
(2)地区:新疆(1分)
机构:西域都护(1分)
说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3)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