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乘法公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乘法公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30 07: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乘法公式(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通过图形的拼接得到平方差公式,用代数方法验证平方差公式,并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通过观察,归纳出利用平方差公式的条件,解决数字运算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应用能力.
3.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在探究学习中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和广泛的应用.
难点:准确地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运算,培养基本的运算技能.
教法及学法指导:
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我以动手操作为线索,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学习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探索发现——归纳验证——应用拓展”这一学习与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以探究体验的教学法为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深刻思考,细心观察,在解题时,一切从习题特点出发,根据习题特点寻找最佳解题方法,具体在运用公式计算时,要认清结构,找准a、b.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正方形纸板,剪刀.
教学过程:
剪一剪,拼一拼
(1)将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一角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得到的新图形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新图形剪一刀拼成一个熟悉的几何图形,你有几种方案?请小组合作画出图形草图,写出面积(保留乘积形式)
(3)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乘法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面积不变性,直观的得到乘法公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顺利引入新课。
二、熟悉新知
平方差公式:.
运算角度: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观察式子的结构,师生共同得到的结论:、
左边是二项式乘以二项式
左边两项相同,两项互为相反数
右边是(相同项)2-(相反数项)2
用代数方法验证:
.
练一练,填一填
算式
对应的项
对应的项
的形式
化简结果
(x+7)(x-7)
(-m+)(-m-)
(10s-3t)(10s+3t)
师:在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1.字母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2.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符号和括号.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训练功过上节课所学知识,为下面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
三、例题板演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让学生对不是公式标准形式的式子,学会通过观察项的特点,运用交换律转化为标准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平方差公式的实质。
1.下列式子中哪些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运算
(1)
(-4k+3)(-4k-3)
(2)
(1-x)(-x-1)
(3)
(-x-1)(x+1)
(4)(x+3)(x-2)
(5)(a+b+c)(a+b-c)
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103×97
(2)59.8×60.2
(3)2014×2016-20152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置是巩固提高的环节,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技能,设计必要练习,使学生准确的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明白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提高综合运用公式的能力.
四、感悟与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们认识了什么?
2.什么样的式子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
3.你会表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吗?
会用字母写出它的表达式吗?
4.还学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对课堂知识点的回顾,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以及积累的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出自己存在的困惑,大家一起解决,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五、拓展提高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2+1)(22+1)(24+1)(28+1)+1
设计意图:通过构造两数之差,激发连锁反应,成功化繁为简
板书设计:
3.4乘法公式(1)
平方差公式例1
例2变1变2
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