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6 09: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自学引导
基础知识梳理
我的疑问
二、课堂探究
活动1:读一读,想一想材料一 :《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材料二
: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南、四川等省的20多处地方,都发现有战国时的铁农具或铁器。材料三:《国语》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把作为祭祀宗庙的牛改用农耕材料四: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叫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力士名牛子耕。(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活动2:图说历史(1)商鞅在谁的支持下实行变法?变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从变法的内容中,你来推测一下变法会遭到哪些人的反对?哪些人的拥护?为什么?(3)假如你是商鞅,你会怎样说服那些反对变法的人?(4)你如何来评价商鞅变法?活动3:感悟历史材料一: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材料二:商鞅虽死,秦法未灭。1.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2.你从商鞅变法中学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1.材料解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回答下例问题:(1)材料所说的历史现象与哪项水利工程有关?(2)主持修建这项工程的是—— (3)该工程起到了什么作用?2.论从史出: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鞅有什么精神?(2)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谈谈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四、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