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自学引导
基础知识梳理
我的疑问
二、课堂探究
活动1:材料分析材料“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毁)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请回答:(1)上文中的“焚百家之言”“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分别指什么事件?(2)有人说,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3)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而司马迁却把他们的事迹载入《史记》中,流传后世,为什么?活动2:说成语
讲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能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三、当堂检测
【精挑细选】1、《汉书》记载:“(秦朝)丁男(成年男子)披甲(铠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
)A.兵役、徭役繁重
B.刑罚严酷
C.赋税沉重
D.人民勤劳2、秦朝二世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统治残暴
B.没有实行分封制
C.农民战争的爆发
D.少数民族的进攻3、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
A.摇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4、对一个生活在秦朝的人来说,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
)修长城
B.将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政府 C.参加长平之战
D.若犯罪,家族和邻里都受牵连?5、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A
.破釜沉舟
B. 四面楚歌
C. 揭竿而起
D. 打草惊蛇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走进历史】1、假如你去陕西参观秦始皇兵马俑,请你在游客留言簿留下你最想对秦始皇说的一句话。2、如何评价秦始皇?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