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7 08: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和战》
一、自学引导
基础知识梳理
我的疑问
二、课堂探究
活动一:讨论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活动二:思考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出击匈奴能够取得胜利?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有何作用?
3.活动三: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4.活动四:探究: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分析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政策的不同及其原因。
三、当堂检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2.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A.
开封

B.
咸阳

C.
南京
D.
呼和浩特3.汉武帝雄才大略,他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②派大将窦固、窦宪北击匈奴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④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已成为千古佳话。这是因为(

①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②昭君和亲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昭君和亲使我国北方地区再无战乱④各族人民历来希望和睦友好相处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5.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所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6.“白马如去,落日悲笳(胡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因为(

A.昭君出塞是为了个人幸福
B.昭君出塞是为了报效国家,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C.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友好往来
D.昭君出塞是为了显示其是一个不畏艰险的伟女子7.冒顿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他们的主要生产部门中不包括(

A.农业
B.丝织业
C.畜牧业
D.冶铸业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材料二、“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汉”对“胡”的政策是什么?并分析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2)材料一中的“妇人”和材料二中的“昭君”分别指谁?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昭君”?
四、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