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自学引导
基础知识梳理
我的疑问
二、课堂探究
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显著特征之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请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大显著特征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成果非常突出。请举出其中最为生动的三个例子。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3)魏晋南北朝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是什么?(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个措施是从平城迁都至洛阳。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为何?迁都产生了怎样影响?(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6)孝文帝为何要进行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孝文帝改革其实是汉化改革,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反对,但是改革依然成功,原因为何?(8)你如何看待孝文帝?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当堂检测
1.下列政权中,没有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曹魏
B前秦
C北魏
D东晋2.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鲜卑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C.得到各民族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3.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4.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洛阳,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汉族人大量北迁
B.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C.黄河流域向来文化昌盛
D.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5.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溢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这一现象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的具体体现?(
) A.使用汉语
B.采用汉姓
C.与汉族贵族联姻
D.学习汉族的礼法6.北朝包括(
)
①北魏
②东魏
③西魏④北齐⑤北周⑥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7.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都是(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8.材料分析题:“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1)材料中的“孝文”指的是谁?他是怎样的历史人物?(2)材料中的“断北语”、“从正音”是何意?“孝文”为什么要这样做?(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应怎样评价这一历史事件?(4)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今天我们应该为祖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做些什么?
四、学后反思
学完本课,你能根据左侧图示,概况本课的内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