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7 08: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一、自学引导
基础知识梳理
我的疑问
二、课堂探究
活动一:
1.探究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色王羲之写出的字特点,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
________”代表作《兰亭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人称“遒媚劲健,绝代更无”。2.你还知道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吗?有关王羲之的故事,你能否讲述一二。活动二:上图雕塑的特点:继承了__________________,吸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如何评价带宗教色彩的石窟艺术。(一分为二,结合当时时代特点和对后世影响。)活动三:1.制作魏晋南北朝文化简表。(包括数学、农学、地理、书画、石窟艺术。)2.试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分析魏晋南北朝取得诸多文化成就的原因?
三、当堂检测
1.下列艺术作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年代最远的是(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像2.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
)A.战国未年
B.西汉未年
C.东汉未年
D.魏晋时期3.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
)A.“天下第一隶书”
B.“天下第一行书”
C.“天下第一草书”
D.“天下第一楷书”4. “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作品的称赞()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择端
D.赵孟頫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分别位于哪两个省()?A.陕西、河南
B.山西、河南
C.甘肃、陕西
D.山西、甘肃6. 有一位艺术家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这位艺术家是A.屈原
B.张衡
C.顾恺之
D.王羲之7.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书法
B.绘画
C.诗歌
D.石窟8.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像主要反映了哪个宗教文化(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9.汉字字体由隶书、篆书转化为楷书是在(
)A.西汉
B.东汉
C.魏晋
D.南北朝10.下列关于书法自己转化的图示正确的是(
)A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篆书—隶书—甲骨文—楷书C楷书—篆书—隶书—甲骨文
D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四、学后反思
类别
代表人物
朝代
代表作品
艺术
书法
绘画
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