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小组:_____
编号:______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汉时期,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以及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1.
思考与探索“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两汉时期,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等问题,培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1.
认识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经济迅速发展。
【预习导学】
一、自主学习(依据学案进行知识梳理,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请你认真阅读教材72-7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治理黄河
(1)原因:水患严重。
(2)概况:
①
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②东汉明帝令
主持修河。
(3)结果:被淹土地变成
。
2.农业的进步:农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种植。
农具: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手工业的发展——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请你认真阅读教材73-74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丝织品:已经使用
,
的技术也很高。
2.冶铁业:
(1)东汉
发明
,利用水力鼓风
,它的利用,比欧洲早
___
多年。
(2)铁器的______增加,__________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3)发明了
的制作方法。
(三)商业繁荣(请你认真阅读教材74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大一统的经济措施及作用:
(1)内容:汉武帝将地方的
权和
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
(2)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
,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
。
2.商业的繁荣
(1)西汉都城
和东汉的都城
,人称
。
(2)长安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
(3)市场上的
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思维拓展)
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
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问题1】
汉代经济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问题2】
两汉时期有哪些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科技成果?
【问题3】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窝的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
【达标检测】
1.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亲自去黄河下游考察,察看黄河大堤,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汉朝时亲临治理黄河工地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明帝
D.汉景帝
2.在江苏省徐州市有一条黄河故道,是黄河夺淮入海的结果,曾经给徐州人民带来多年的水患之灾。历史上曾多次治理黄河,其中有一次治理使黄河八百多年没有改道,请问这次治理是在( )。
A.汉武帝统治时期
B.东汉明帝统治时期
C.汉文帝统治时期
D.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
3.汉武帝时期,人们使用的最多的钱币是( )。
A.半两钱
B.刀型币
C.五铢钱
D.银圆
4.下图是“汉代牛耕图”,图中所画的这种耕作方法是两汉时期普遍使用的方法,它叫( )。
A.直辕犁
B.曲辕犁
C.二牛抬杠
D.耧车
5.汉朝时期发明水排的是( )。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6.在西汉的都城长安城内,有被叫做“市”的地方,这是专门的( )。
A.文化区
B.生活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拓展延伸】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拨云见日:
1.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汉景帝是怎样做的。
2.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当前的农业问题提一个建议。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汉武帝
王景
良田
犁壁(翻土碎土)
耧车
小麦
水稻
桑树
提花机
染色
杜诗
水排
冶铁
一千多年
数量
铁制
钢材
铸币权
盐铁经营
五铢钱
暴利
大一统
长安
洛阳
东西二京
“市”
商品
【合作探究】
【问题1】
汉代经济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探究:(1)两汉时期国家长期处于统一局面,环境比较安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汉代的统治者如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光武帝等人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措施(如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3)科技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新工具和新技术的应用,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水利的兴修、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问题2】
两汉时期有哪些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科技成果?
探究:(1)汉代的牛耕已使用了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耕犁上还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2)两汉还发明了新型的播种工具——耧车;
(3)两汉时已经有温室栽培蔬菜的技术,这属于世界首创,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4)汉代的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已使用提花机;
(5)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1
000多年,也是世界首创的技术;
(6)汉代的炒钢技术是世界首创,欧洲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
【问题3】
探究:
这些规定有些对,有些不对。如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等,都有利于环境保护;而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就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达标检测】
1.A
2.B
3.C
4.C
5.B
6.C
【拓展延伸】
1.
(1)意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2)例子:每年春耕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等。
2.建议: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