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县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合浦县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4 23: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小组:_____
编号:______
【学习目标】
1.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
思考与探索“为什么人们赞誉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思考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能力;
3.
正确认识张骞在中外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意志品质,以及意识到无论古今,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预习导学】
一、自主学习(依据学案进行知识梳理,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
(一)张骞通西域(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2-8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西域的地理位置:
(1)
时期,人们把今

以西也就是今

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

公元前

目的
联络
,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结果
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及西域各国想和
____往来的愿望。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为
____________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西域都护的设置:
(1)背景:西域各国纷纷归附

(2)时间:
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3)职责:总管

(4)意义:今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__________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3-84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历史上沟通中西交通的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



到达
,最后到

2.汉武帝后,还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即历史上著名的

(三)班超经营西域(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4—85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
出使西域;
2.班超派
出使大秦;
3.166年,______派使臣访问洛阳,送给东汉皇帝象牙、犀角等礼物,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交往。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思维拓展)
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
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问题1】为什么人们赞誉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
【问题2】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3】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达标检测】
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

A.西域
B.南疆
C.辽东
D.回疆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166年
3.沟通中外交通的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

A.咸阳
B.开封
C.洛阳
D.长安
4.张骞作为通西域的第一人,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带回很多西域物种,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B.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D.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5.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6.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拓展延伸】
材料一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拨云见日:
1.
材料一的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其目的是什么?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张骞能够通西域的原因有哪些?
1.
材料三中的图片是哪一线路图?该路线的开辟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两汉时期
甘肃玉门关
阳关
新疆地区
138
119
大月氏
汉朝
丝绸之路
汉朝
公元前60年
西域事务
新疆
不可分割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
班超
甘英
大秦
【合作探究】
【问题1】
①张骞出使西域功在当代: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联系;
②利在千秋:这条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张骞出使西域不辞辛劳、不畏艰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2】
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个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出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丝织品和陶器是汉朝对外经济交往中输出的主要商品;汉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其钱币广泛流通,成为世界性的货币,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问题3】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价值:它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达标检测】
1.A
2.B
3.D
4.D
5.A
6.C
【拓展延伸】
1.
事件: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1.
原因:①西汉国力强盛;②汉武帝的派遣;③张骞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④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用兵并取得胜利,为张骞第二次顺利到达西域创造了条件等;
1.
线路:丝绸之路;
意义:这条线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