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2-24 18: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
?
?
?
一、选择题(共9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B.?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 C.?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D.?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
2.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  )
A.?10组??????????????????????????????????????B.?9组??????????????????????????????????????C.?8组??????????????????????????????????????D.?7组
3.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某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项,已知该校开设的体育社团有:A:篮球,B:排球C:足球;D:羽毛球,E:乒乓球.李老师对某年级同学选择体育社团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选科目E的有5人 B.?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是72° C.?选科目A的人数占体育社团人数的一半 D.?选科目B的扇形圆心角比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少21.6°
4.下列各数:π,, cos60°,0,, 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
A.?20%?????????????????????????????????????B.?40%????????????????????????????????????C.?60%?????????????????????????????????????D.?80%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体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B.?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C.?为了清楚地知道你的各科成绩,你可以选择制作条形统计图 D.?为了清楚地反映出全校人数同各年级人数之间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6.如图,是某商场4种品牌的商品销售情况统计图,其中甲品牌所占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
A.?36°?????????????????????????????????????B.?108°?????????????????????????????????????C.?72°?????????????????????????????????????D.?162°
7.如图阴影部分扇形的圆心角是(  )
A.?15°???????????????????????????????????????B.?23°???????????????????????????????????????C.?30°???????????????????????????????????????D.?36°
8.有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0.3,那么落在这一组内的频数是(  )
A.?50?????????????????????????????????????????B.?30?????????????????????????????????????????C.?15?????????????????????????????????????????D.?3
9.武汉市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下面是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五组画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5个小组的频数之比为1:3:7:6:3,则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占百分之(  )
A.?45?????????????????????????????????????????B.?46?????????????????????????????????????????C.?47?????????????????????????????????????????D.?48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
10.随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问卷调查公司为调查了解该节目在中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走进某校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就“你是否喜欢看爸爸去哪儿”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
非常喜欢
喜欢
一般
不知道
频数
200
30
10
频率
a
b
0.025
则a﹣b=________?
11.如图,一项统计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如果直方图关于第三组的小长方形呈轴对称图形(坐标轴忽略不计),那么,落在110~130这一组中的频数是________。
12.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1000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均为整数,单位:kg)分成五组(A:39.5~46.5;B:46.5~53.5;C:53.5~60.5;D:60.5~67.5;E:67.5~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 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C组学生的频率为________?,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的圆心角是________?度; (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的学生大约有________?名
13.调查机构对某地区1000名20~30岁年龄段观众周五综艺节目的收视选择进行了调查,相关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中信息,估计该地区20000名20~30岁年龄段观众选择观看《最强大脑》的人数约为________?人. ?
14.甲,乙两家汽车销售公司根据近几年的销售量,分别作了如下统计图,从2010年到2014年,这两家公司中销售量增长较快的是________?.
15.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四组的频率是________.
16.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有目的地收集数据.
17.某记者抽样调查了某校一些学生假期用于读书的时间(单位:分钟)后,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到右的前5个长方形相对应的频率之和为0.9,最后一组的频数是15,则此次抽样调查的人数为________?人.(注:横轴上每组数据包含最小值不包含最大值)
18.假如你想知道你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你必须进行调查,然后对你的调查结果加以总结,那么: (1)你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 (2)你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 (3)你感兴趣的是调查对象的________?; (4)你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
19.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表:
视力
0.1
0.1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人数
1
1
3
4
3
4
4
6
8
10
6
视力在1.0以上(包括1.0)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该班学生视力情况________(选填“好”“一般”“差”).
三、解答题(共3题;共34分)
20.某小学为了了解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从每班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扇形统计图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中学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其中有多少名学生能在1.5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
21.小花最近买了三本课外书,分别是《汉语字典》用A表示,《流行杂志》用B表示和《故事大王》用C表示.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借阅,在五天内小花做了借书记录如下表:
书名 代号
借阅 频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A
3
2
2
3
4
 14 
B
4
3
3
2
3
 15 
C
1
2
3
2
3
 11 
(1)在表中填写五天内每本书的借阅频数. (2)计算五天内《汉语字典》的借阅频率.
22.某校开展了主题为“梅山文化知多少”的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四个等级,整理调查数据制成了不完整的表格和扇形统计图(如图).
?等级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基本了解
?不太了解
?频数
????? 50
????? m
????? 40
????? 20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问卷调查共抽取的学生数为多少人,表中m的值为多少; (2)计算等级为“非常了解”的频数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扇形统计图; (3)若该校有学生20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这些学生中“不太了解”梅山文化知识的人数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 A C B A B D B A
二、填空题
10. 0.1 11. 300 12. 50;0.32;72;360
13. 6800 14. 甲 15. 0.4 16. 观察;调查 17. 150
18. 我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是什么;我班所有同学;身高;全面调查 19. 48;一般
三、解答题
20. 解:(1)抽取的总人数是:10÷25%=40(人), 在B类的人数是:40×30%=12(人). ; (2)扇形统计图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7°; (3)能在1.5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的人数是:2000×(25%+30%+35%)=1800(人).
21. 解:(1)填表如下:
书名 代号
借阅 频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A
3
2
2
3
4
14
B
4
3
3
2
3
15
C
1
2
3
2
3
11
(2)总数是14+15+11=40,则五天内《汉语字典》的借阅频率是:=.
22. 解:(1)40÷20%=200人, 200×45%=90人;?????????????????????????????????????? (2) ×100%×360°=90°,1﹣25%﹣45%﹣20%=10%, 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2000×10%=200人. 答:这些学生中“不太了解”梅山文化知识的人数约为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