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手来测量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3.用手来测量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4 11: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用手来测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
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三、教学难点
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四、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向每位学生提供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测量问题。比如说要想知道我们这间教室有多长,我们可以从前到后用我们的脚来测量,有多少步?又比如说,我们两个手臂张开的长度为一庹,也可以进行测量。其实在我们灵活的双手里面也藏着这样的测量小工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手来测量。
(板书:用手来测量。)
(二)认识一拃
下面请你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幅图,你能说说什么是一拃吗?或者你能描述一下一拃有哪些特征吗?和你的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学生汇报:一拃是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
一拃就是大拇指和中指岔开的长度,也就是我们说的大拇指到中指的距离。下面请和我一起伸出你们的右手,我们一起来用手来学一学怎么用一拃来测量,首先我们伸出自己的右手,接着将你的食指藏起来,无名指藏起来,最后将你的小拇指藏起来,留下的只有大拇指和中指,我们的一拃就是大拇指到中指的距离。
(三)测量桌高几拃
今天我们将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每天学习必不可少的桌子,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桌高几拃?桌子的高度其实就是桌面到地面的这一段距离,我们想测一测桌高几拃,首先请你观察一下自己手一拃的长度,再看一看自己桌子的高度,你能猜一猜你们的桌子高几拃吗?
(学生讨论并汇报。六拃、五拃、七拃。)
六个小组依次汇报并记下各组的猜测结果。
想要知道桌高是几拃,凭我们的眼睛看,凭我们的小脑袋去猜,有可能会不准确,究竟是几拃呢?我们需要测一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
(学生讨论。)
哪个小组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组的测量方案?
(生:沿着桌腿测。播放延桌腿测量方案的视频和图片。)
沿着桌腿往上爬的这个方法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
(分析沿着桌腿测量的方案:沿着桌腿往上爬,由于桌面和桌腿不在一条垂直线上,爬到最后歪了,测量出的高度不准确。)
由于我们的手指不够长,没有桌子那么长,那我们能借助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工具帮助我们测量吗?
(生:用小尺帮助测量。展示用小尺测量方案的图片。分析用小尺帮助测量的方案,不可行,由于需要用多把小尺接力测量,接力过程中容易歪,测量结果不准确。)
要是小尺足够长,不需要一把接一把就好了。
(生:用米尺测量)
生活当中妈妈经常用米尺来给我们测量腰围有多宽,肩膀有多长,但是米尺上有很多刻度线和数字,而我们在测量桌高几拃时是需要做标记的,那么做标记时就很容易搞乱,要是我们的米尺上什么都没有就更好了。
(生:用纸条测量。)
那用来测量桌高的纸带要非常的长,今天我们用纸带帮助我们测量,那么第一步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生:纸带要从桌面到地面拉直。展示第一步拉纸带的图片。)
我们需要的纸带是哪一段?怎么知道?如何不与其他段搞混?
(生:我们需要的纸带是从桌面到地面垂直的这一段,可以给纸带做上记号。展示第二步做标记的图片。)
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只需沿着标记将需要的纸带剪下来,减下来这段纸带的长度就等于桌子的高度。
(展示第三步延标记剪纸带的图片。)
我们将需要的纸带剪好以后立马就知道我们桌高几拃?
(生:我们要沿着纸带用手测量。)
我们用手沿纸带测量时要测一次,画一次记号,说明我测了一拃。
(展示第四步测一次画一个记号的图片。)
如果我们测到最后发现长度不满一拃了,还能继续做标记吗?
(生:不能,因为满一拃做一次标记,不满一拃则不需要做标记。)
在我们实验开始之前,有哪位小科学家要再次提醒大家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不要因为自己小小的一个失误,而使得整个实验要重做。
(生:测桌面到地面的距离。纸带要绷直。量一拃做一次标记。用的手指要相同。一拃一拃要相连。)
请你带着我们各位科学家的智慧,注意刚才强调的各点,用纸带、记号笔、剪刀开始测量吧。
(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桌高几拃的测量,展示学生的测量纸带。生汇报:我们组的测量结果是五拃多一点点,所以我们记成5+。分析实验结果。)
我们今天测量的都是我们的桌子,并且我们的桌子都是同样高的,但是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同吗?我们的桌子高度是相同的,为什么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出现差异呢?谁能帮助大家来分析分析。
(生:我们手一拃的长度不同。展示老师测量课桌高度的实验纸带。)
并且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有一些疑惑的地方,我们的纸带都一端对齐了,也就是我们起点对齐,但是我们纸带的终点却出现了不同,有的小组的纸带长一些,有的小组的纸带短一些,明明我们的桌高一样啊,但测量纸带为什么不一样长呢?
(生分析:有的小组在测量过程中在桌面上多留了一节纸带。有的小组纸带在测量过程中放歪了。)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需要交流我们的测量结果,如果我们都用手来测量,那么我的三拃的长度有可能并非你三拃的长度。随着我们现在世界迅速发展,我们除了要和自己朋友交流,我们还要和世界各国友人进行交流,那如何解决单位统一问题呢,或者有什么工具能帮助我们标准测量呢,请你带着自己爱发现的眼睛,在课后现实生活中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本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欲知后续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板书设计:
用手来测量
一拃:大拇指到中指的距离。
我们测量的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