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体育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课件(1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体育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课件(1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8-07-19 10:55:22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行进间运球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二、教学内容
三、单元课次
四、教学背景分析
五、课时教学计划
六、教学效果评价
七、本课特点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理依据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及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中通过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及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课堂中充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二、教学内容1.行进间运球
2.游戏:运球接力三、单元课次教学内容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体育与健康》第三单元运动项目类篮球,本单元共6课次,本课是第3次课
第一课次复习原地运球,初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掌握正确的触球部位
第二课次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改变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
第三课次学习行进间低位运球的方法,改变学生运球过高的错误动作
第四课次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熟练行进间低位运球的动作
第五课次通过多种游戏和比赛,全面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行进间运球的熟练程度
第六课次通过与实战相结合的流戏和比赛,使行进间运球达到熟练程,为以后的篮球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和人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节奏要协调四、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而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运球包括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根据运球时的身体姿势又可分低位运球和高位运球。本节课学习的是行进间直线低位运球,此运球方法也是七年级学生要掌握的篮球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标准示范和正确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概念,又因为是基础内容,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其中体会运球动作的要领,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七年级学生对于运球的基础不是很好,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意,从而造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动作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差等缺点。所以,在低位运球时保持正确的身姿,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运球时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及行进间运球的节奏,而在运球时球的高度和行进间运球的节奏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不容易掌握的,决定着低位运球时的动作质量。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浓厚,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运球高度和运球时的节奏的掌握,本课利用学生体操队形采用限制学生运球时的高度练习,力求学生在运球时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运球高度,通过运球接力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低位运球时的节奏,从而提高低位运球时的动作质量。
在教学中可能因学生的篮球基础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能因学生的篮球基础不好,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假设学生的基础差,在授课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蹲”拍,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过于高,控制不好球,运球时拍球与行进间的速度不协调等错误。因此,我在教学中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限高练习,控制步伐和行进速度有节奏的迎面接力练习。限高练习一方面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低位运球时身体姿势,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的方法;另一方面更能很好的控制好运球时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四、教学背景分析五、教学过程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准备部分:准备活动(活动各关节)、专项准
备活动
基本部分:行进间运球、运球接力
结束部分:放松活动、教师小结行进间运球的教学过程1.出示图片,与高运球对比讲解低运球的动作方法
2.附加条件的原地拍球接力(上体前屈,两腿前后开立稍弯曲,球与地面的反弹高度不超过膝关节)
3.走动中直线运球练习
4.慢跑直线运球练习5.直线运球跑练习
6.迎面运球接力,巩固动作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并指挥学生游戏规则。教学效果评价 1. 生生互评
学生以诚恳、虚心的态度互相评价对方,不仅要指出他人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以实现取长补短、互促共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 教师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多给学生提供实践与表现的机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用“爱心”去呵护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六、本课特点 1.课堂组织有序。本节课学生练习时的队形变化容易把握,当队形发生改变时能够有序的调动学生,而且能够节省时间。
2.课的内容衔接紧密。本节课通过出示图片与高运球动作的对比,总结出低运球的动作方法,更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对低运球的概念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3.教学中穿插游戏。本节课在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了传球游戏,目的在于活跃气氛和熟悉球性。
4.在教学中通过篮球运球的练习,对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同时,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习,同伴之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谢谢!《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一、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 二、运球接力游戏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球意义,理解篮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区别,理解保护运球在实战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通过行进间运球学习,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直线行进间运球技术,做到运球手型正确,按拍球的后上方,球落点在体侧前上方。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游戏,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次数
时间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
安排见习生
教学:
1、指定集合地点鸣哨集合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
学法:
1、配合教师整队
2、向老师问好,认真听取学习内容
3、见习生随堂听课或安排简单活动
组织:
⊙⊙⊙⊙⊙⊙⊙⊙⊙⊙⊙⊙⊙⊙⊙⊙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1
1’30”




准备活动
1、慢跑热身:
喊数抱团;
后踢腿练习4×8
高抬腿练习4×8
振臂练习4×8
体转练习4×8
篮球球性练习
体前屈练习4×8
指拨练习4×8
按拍球练习4×8
抛接球练习4×8
教法:
教师指挥学生慢跑,听到哨声抱团。游戏结束后,指挥学生拿球站到指定位置。
教师领做,教师喊口令,组织学生进行球性练习,熟悉球性。
学法:
1、4组排头依次绕圆慢跑,听到哨声迅速站位,游戏结束后,迅速拿球站到指定位置。
2、学生随口令进行球性练习同,认真完成各种球性练习。
⊙⊙
⊙ ⊙
⊙△⊙ ⊙ ⊙
⊙⊙
要求:队伍整齐,听从指挥
如上图
要求:动作舒展,态度认真,积极参与。
1
8’30”




复习篮球原地高低运球
原地高低运球
原地高运球
换位原位高运球
原地低运球
重点:抬头,目视前方
难点:控制球的高度
原地高低运球的转换。
教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高运球练习,提示将球控制在胸腹之间。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低运球练习,提示手型与降低重心。
组织学生进行高低运球的转换。
教师口令、手势组织学生进行原地高低运球练习,巡回指导。
学法:
学生认真进行篮球高运球,将球控制在胸腹之间。
学生进行原地低运球练习,结合教师提示积极思考再练习。
学生听从教师指挥进行高低运球的转换。
看手势进行原地高低运球转换练习,养成抬头运球的习惯。
组织:
⊙⊙⊙⊙⊙⊙⊙⊙⊙⊙⊙⊙⊙⊙⊙⊙

要求:积极思考高低运球的方法,认真参与练习,严格要求自我。
6
6
6
5’
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行进间直线运球
动作要领:抬头,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两腿微屈,手按拍球的后上方。球的落点在身体侧前方,跑速越快,球的落点越靠前,离自己越远,反之越近。
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慢走直线运球
重点:准确的手型
难点:上下肢体协调配合
2、慢跑直线运球
要求:手对球的控制
直线运球跑
强调:拍球的部分、力量。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合作学习行进间运球尝试性练习。
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
教师组织学生慢走直线运球。
教师组织学生慢跑直线运球。
教师组织学生直线运球跑。
优秀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分析。
小组内合作探究练习。
认真听讲,明确动作要领和动作重点。
认真参与行进间直线运球练习。
学生积极踊跃展示,改进与提高。
组织:
⊙⊙⊙⊙

⊙⊙⊙⊙
要求:
仔细观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学习与展示,注意安全。
20米×6
15’
运球接力游戏
方法:全班学生按四路纵队集合,每组第一位同学拿球,听到老师口令后,拿球同学迅速运球,到障碍物后,原地低运球5次,再运球返回,交于下一位同学,依次进行。先完成的组为胜。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组织比赛并为学生加油
了解比赛的方法及规则
积极参与比赛,灵活运用所学运球技术,团结合作竞争。
⊙⊙⊙⊙

⊙⊙⊙⊙

⊙⊙⊙⊙

⊙⊙⊙⊙

2
10’




1、集合放松练习
2、课堂小结
布置课外作业
3、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
教法:
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总结本课情况
组织收还器材
学法:
在教师带领下认真进行放松练习
认真听教师讲评
整理归还器材
组织:
⊙⊙⊙⊙⊙⊙⊙⊙⊙⊙⊙⊙⊙⊙⊙⊙

1
5’
场地
器材
篮球30个,8个障碍桶,2个篮球筐
平均
心率
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
40%-45%
教学
反思
心率预测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