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国鼎立[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1-21 11: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三国鼎立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汉献帝 汉献帝(公元190~220年在位)在位期间,天下大乱,割据一方的军阀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军阀混战,各据一方。
其中有袁绍、曹操等。
曹操曹操占据河南一带,他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屯田,实力不断增强。
袁绍袁绍占据河北一带,由于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足,其势力在各军阀中是最强大的一个。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壮大,袁绍越发恐慌,急于消灭曹操。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军阀混战,各据一方。
其中有袁绍、曹操等。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2、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
谋略得当 “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 “唯才是举”发展经济 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战略战术得当 3、官渡之战(200年)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曹操灵活主动的指挥战斗,特别是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偷袭袁军粮草,使其军心动摇,并一举将其击溃。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军阀混战,各据一方。
其中有袁绍、曹操等。
曹    操刘备孙权赤壁之战赤 壁 遗 址赤壁之战V1、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是什么?2、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目的: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他想乘胜统一全国。  原因: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度比图表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影  响官渡之战200年袁绍、曹操袁绍失败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孙权   刘备曹操失败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2、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①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②用人-三次发布求贤令3、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二、赤壁之战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灭亡。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吴大帝孙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
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
局面正式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全图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2、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3、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二、赤壁之战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基本形成 魏 蜀 吴三国建立后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谋略得当 “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 “唯才是举”发展经济 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战略战术得当 1、三国的曹魏是由谁建立的:(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爽
2、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奖励农耕,实行屯围
  ③袁绍实力薄弱    ④曹操依靠外族支援
  A、 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BA3、三国鼎立时期,蜀国的都城是( )
A.建业  B.洛阳
  C.成都  D.许昌 C二、填空题:221年洛阳曹丕刘备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