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1-15 08:28:00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 第 1 2 课 大 一 统 的 汉 朝(1)……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 —《汉书·食货志》

以下两段文字分别反映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2)至武帝之初……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思 考 惠帝文帝景帝武帝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各 位君主的 主 要 作为 :1、 汉 高 祖2、 措施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经 济 上: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军 事 上: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出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的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3、结果: 政 治 上: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直接削减半数侯国 讨 论 :1、按因果关系理出西汉一步步走向强盛的线索。2、以下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在洛阳大宴群臣。宴会上,刘邦要大臣谈谈战胜项羽的原因,大臣们各有各的说法。刘邦认为他们都未说到点子上,就说:“军事上,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是当代的豪杰,我能任用他们,是得胜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汉武帝对出身低微的人,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他到长安直接向武帝上书。武帝很赏识他,相见恨晚,立即升他为官,后来一年内竟将他升官四次。又如:出身奴仆的卫青,做到了大将军。 3、在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与汉武相提并论。请对比二者的主要政策,谈谈为什么秦很快就亡了国,西汉却出现了鼎盛的局面? 因经济萧条国家贫穷 吸取秦亡教训 果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因汉文、景帝继续推行,出现文景之治奠定大一统的基础 果 因 果汉武帝采取系列措施,出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的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大一统的汉朝 秦始皇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希其基业能千秋万代,然其统一后却穷兵黩武(伐匈奴,征越族),大兴土木(筑长城,建阿房宫,修陵墓),劳民伤财,刑法严酷,动辄族诛连坐,终至灭亡。陛下如能少刑薄赋,与民休息,天下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