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珠暴秦[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伐无道,珠暴秦[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1-15 08: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说课 “伐无道,诛暴秦”第一册第11课
梧州十五中 刘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对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
五、学法指导
六、教学程序
七、板书设计
八、流程图一、说教材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学好本课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农民起义,及评价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提供方法和依据;同时,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秦始皇。因此,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学习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秦的灭亡;

楚汉战争。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的能力;
2、通过对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使学
会生学会从史料中归纳观点的方法,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进而认识到民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本课的内容都是围绕农民起义而发生的,如秦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楚汉之争是农民战争性质发生变化的结果。)
难点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这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三、说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又有参与、尝试各种事物的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层次的锻炼和提高。 四、说教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
2、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历史,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3、主动探究发现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 造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 教学手段

用PowerPoint制作电脑课件。使传统
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
地再现,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法和教学手段五、说学法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的探索性学习。

由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在原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归纳等探究性活动,从而掌握该课的相关知识点,并从中获得借鉴。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课前准备
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把学生分两组制作简单Powerpoint,分
别展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

搜索网站介绍:http://www.google.com
http://www.baidu.com

思考问题:如果没有公元前209年的那一场大雨,秦末
农民起义会不会发生?六、说过程六、说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与雨有关),创设情
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讲明秦末农民
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和直接原因
(因为大雨而误期)作铺垫。
雨图片
六、说过程六、说过程 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秦末农民起义
(伐无道,诛暴秦)

这一部分要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
原因和起义的经过,起义的经过是本节课的
重点。起义会发生吗
学生Powerpoint展示我也来做小老师:
巧做比例饼妇女老弱病残
和小孩青壮
年男子服役男
子15%




5%我的家在哪里假如回到秦朝通过成语找历史指鹿为马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分组对起义前的准备、起义发动时的场面进行描绘,由学生自己选出优胜者,并引导学生得出起义的特点: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历史场景描绘比赛秦末农民起义填空表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第一阶段: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领导起义军推翻秦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秦
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陈胜吴广发动
起义时,只有九百
多人,后来为什么
能发展壮大。引导
学生讨论、思考,
得出起义的正义性,
并回应课题:
伐无道,诛暴秦。六、说过程第二部分:楚汉之争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一部分要学习楚汉之争的经过和结果。
其中,楚汉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难点。
“棋艺”大比拼“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1、通过知识抢答来落实本课的知识点;
2、播放音乐,设置情感情境,师生评价秦始皇;
3、指出秦末农民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显示民众力量的伟大。
4、一句话总结本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小 结练习1、本课授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融知识的传授与
能力的培养一体化的过程;
2、活动:乘时空隧道,做历史人物。
如果有一时空隧道能够回到当时?的秦朝,你想
成为哪个人物,你将怎样做来改变历史,使得
历史不断的进步? 课后活动延伸 本课涉及较多的成语典故,请大家查
找资料(包括课本、成语词典、课外读物
或上网),以这些成语故事为内容,开展
一次故事会。
教学评价和反馈
1、本课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提问、课堂交流等。
2、从学生答、问的质量,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价值等,评价他们对学习内容
的认知程度和智力水平。
七、板书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起义
(大泽乡起义)2、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进咸阳,灭 秦朝3、项羽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大败
秦主力1、原因:秦的暴政
1、修建豪华的宫殿和陵墓2、赋税、徭役繁重3、刑法残酷4、秦二世的黑暗统治一、秦末农民起义二、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刘邦胜,建立汉朝(西汉)2、经过(我把板书分为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两
大板块,有利于学生分清二者的性质。)导入授课小结经过活动:学生自
制Powerpiont,
巧计数字做比
例饼,转换历
史场景,选择
住址以及通过
成语找历史来
理解、掌握秦
的暴政。活动:历
史场景描
绘比赛、
自制、自
填秦末农
民起义填
空表以及
读图思考
归纳问题。 活
动:
“棋
艺”



伐无道、诛暴秦作业
活动延伸
楚汉
之争活动:
知识抢
答赛。
落实知
识点;
播放音
乐,展
示图片。
总结:
民众力
量的伟
大。秦末农
民战争根本
原因 通过图
片,创
设情境,
导入新
课。如果没有公元前209年那场大雨,秦末农民起义会不会爆发?举











会。猜

语乘




 ,





。八、流程图谢谢谢谢指导!问题:
1、楚王、汉王分别是指谁? 2、“楚汉之争”,争什么?刘邦、项羽的
身份和起义之时是否相同?为什么?
3、他们的力量相比如何?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