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江苏省无锡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江苏省无锡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11-12 08: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掌握夏、商、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能力方面:
1、 通过图片的展示,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得出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2、 通过对青铜文明的思考和讨论,更好地理解夏、商、周时期文明的本质。
3、 通过对奴隶的悲惨处境和灿烂的青铜文明的比较,使学生明白灿烂的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基础上的!
思想方面:
通过对历史的再现,使学生清楚夏、商、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制作特点,青铜工业的发达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教法设计:因为本课相关资料较多,可让学生事先预习。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分析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看三张图片:编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问学生,认识这三张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吗?他们是什么时期的、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制作的?从而引入今天的主题——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制造业开始与:原始社会末期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商、西周时期
问,青铜器的制造要经过哪几道工序?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后的自由阅读卡得出结论)
3、青铜制造业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范围广
(可以展示图片,由学是归纳所得)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三星堆特殊的青铜器!以面具为主要特性!
4、陶瓷业:
了解一个英文单词(china),从而引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瓷器对世界产生来巨大的影响,附带课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瓷器和陶器有何区别?
5、玉器制造业:
简单了解一些玉器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五谷齐备:
什么是五谷?用同学们根据书本回答!(同时可以适当扩展,六畜又是哪几个?可留作课后作业!
2、青铜文明:
问题(讨论):既然在夏、商、周时期的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的象征呢?
(教师可以提示从生产工具方面来看。同时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主题:“青铜文明”。
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教师应结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下列内容,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奴隶主生活极端奢侈,生前住在高大的宫殿里,并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准备死后继续享受。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大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他们本身却被剥夺了一切财富和权利,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的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商王和奴隶主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经常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作“人祭”。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作“人殉”妄想让这些奴隶在“阴间世界”侍候他们,守卫他们。
问题讨论:“文明”还是“残酷”(自由想象、自由发挥)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提及一个主题:青铜文明!着重要让学生理解青铜文明的含义,这个时期农业、畜牧业等各种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青铜器这个工具的使用,正是因为有了青铜器,各行各业才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后来铁器的使用,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同时,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青铜文明的辉煌,离不开奴隶的勤劳,但是他们却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文明”还是“残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教学反思:
  本课对于青铜文明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资料,根据历史事实,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