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文档属性

名称 百家争鸣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3-13 19:26:00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诸子”,什么是“百家”,什么是“百家争鸣”
认识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派别、主要思想观点及代表人物;
知道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课内的诸子扮演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塞翁失马”的FLASH
这个故事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学问家——老子告诉我们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象老子这样有学问的人还有很多,历史上把他们称为“诸子百家”
二、教与学过程
1、什么是百家争鸣
(1)、百家——数量多,例如:阴阳家、杂家、名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孙子和孙膑是“兵家”的代表,墨子是“墨家”的代表,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
(2)、争鸣——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和思想家希望按照本阶级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和社会做出解释,于是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所谓的“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产生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1)、提问:假如你是一位经历过春秋战国时代的长者,请把你在这两个时期中最深刻的印象告诉我们!(分春秋和战国回答)
(2)、时代背景(投影)
3、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投影)
(1)、针对当中比较难理解的观点,有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
(2)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投影)
(3)、角色扮演:主要角色: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各一人,国君。
剧情:一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了人家的钱财,被官府抓获。
如果你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你对此行为作出怎样的评价?
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你会采纳哪一派的观点?为什么?
4、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三、小结:各抒己见
四、作业:课本82页第2题

课件22张PPT。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孔子
孟子、荀子老子
庄子墨子韩非孙膑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首先,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其次,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
造了条件。
再次,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
交流。
最后,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使文
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
鸣氛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荀子2、孟子的思想及影响思想:
影响:仁政学说(核心)——政治上“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理论基础)“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继承和发展;《孟子》;亚圣3、荀子的思想及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荀子2、孟子的思想及影响3、荀子的思想及影响“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性恶论”
礼法并施思想:
影响:“今人之性,饥而
欲饱,寒而欲暖,劳而
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 辞让则悖于情性
矣。用此观之,人之性
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二、墨子与墨家思想:
影响:“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仁)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二、墨子与墨家
三、老子与道家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二、墨子与墨家
三、老子与道家
四、韩非与法家
思想:
影响: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历史是发展的,变法革新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成为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二、墨子与墨家
三、庄子与道家
四、韩非与法家
五、吴起、孙膑与兵家强调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孙膑兵法》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仁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言行
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孔子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
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孔
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种族和地区,任何人
都可以入学,人人有受教育机会;孔子还主张“因材施教”根
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此外,孔子还注重
启发式教育,强调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等。孔子思想体系对后世的影响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
等精神“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式教育
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主要角色: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
各一人,国君。
剧情:一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了人家的钱财,被
官府抓获。
如果你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你对此行为作出
怎样的评价?
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你会采纳哪一派的观点?为什么?
为什么国君最后选择了法家思想?各抒己见当时各派思想家到处游说,孟子到处劝说诸侯实行
仁政,争取民心,结果,同孔子一样,始终未被重
要。而法家却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
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
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
法家主张严厉刑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
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老子、孟子思
想遭到冷落。“诸子百家”的思想
对我们现在有哪些影响?“以德治国”——儒家的“仁”“以法治国”——法家的“法治”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墨家的“兼爱非攻”……“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形成传统的文化体系。其中,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
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孟子名言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谓 大 丈 夫。 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庄子寓言故事 (二则)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墨子止楚攻宋墨子止楚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