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平行线的性质(1)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4平行线的性质(1)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21 13: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平行线的性质(1)
浙教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如图
(1)∠3=∠B,则EF∥AB,依据是

(2)∠2+∠A=180°,则DC∥AB,依据是

(3)∠1=∠4,则GC∥EF,依据是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新知导入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如果反过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些判定方法的条件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线
新知讲解
任意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再任意画一条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测量同位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与其他同学的发现相同吗?
新知讲解
65°
65°
c
a
b
1
5
2
3
4
6
7
8
∠1=∠5
方法一:度量法
新知讲解
方法二:裁剪拼接法
6
8
a
c
2
3
4
7
1
∠1=∠5
(2)图中还有其它同位角吗?测量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还有三对同位角.
∠2=∠6
∠3=∠7 ∠4=∠8
从这里你发现了平行线的什么性质?
新知讲解

图中还有其它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由此得到平行线的性质:
数学语言表示:
∵ a//b (已知)
∴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新课讲解
判定定理
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有什么区别?
发现:二者条件与结论正好相反
性质定理
条件
结论
条件
结论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新知讲解
例1:如图, 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1=100°,求∠2的度数。
A
B
C
D
2
3
1
解:已知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3=∠1=100°
由平角的意义,得∠2+∠3=180°.
∴ ∠2=180°-∠3=180°-100°=80°.
新知讲解
例2: 如图:已知∠1=∠2.若直线b⊥m,则直线a⊥m,请说明理由.
新知讲解
解:如图1-17,已知∠1=∠2,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a//b,
由a//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得∠3=∠4,又已知b⊥m ,
根据垂直的意义,得∠4=90°
∴ ∠3=90° ∴ a⊥m(垂直的意义)
课堂练习
1、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1=70°,
则∠2的大小是(  )
A.20°       B.50°       
C.70°       D.110°
2 如图,直线l1∥l2,直线l3与l1,l2分别交于A,B两点,若∠1=70°,则∠2=(  )
A.70° B.80° C.110° D.120°


C
C
课堂练习
3. 已知∠3 =∠4,∠1=47°, 求∠2的度数?
解:∵ ∠3 =∠4(已知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47°(已知 )
∴∠2= 47°(等量代换)
拓展提高
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 E是AC上一点, ∠ADE=60°,∠B=60°,∠AED=40°。
⑴ 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
⑵ ∠C是多少度?为什么?
解:⑴ DE∥BC,理由如下:
∵∠ADE=60°,∠B=60° (已知)
∴ ∠ADE=∠B (等量代换)
∴ DE∥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拓展提高
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 E是AC上一点, ∠ADE=60°,∠B=60°,∠AED=40°。
⑴ 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
⑵ ∠C是多少度?为什么?
⑵ 由⑴知 DE∥BC
∵∠AED=60° (已知)
∴ ∠C=∠AE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C=60° (等量代换)
课堂总结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判定方法1
性质1
板书设计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判定方法1
性质1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数学语言表示:
∵ a//b (已知)
∴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作业布置
教材第16页习题第1、2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