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 七年级 上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
3、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和“人殉”。
4、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
用;国人暴动,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能力目标:1、通过的“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 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3、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战争的原因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
战争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2、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认识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杜会前进了一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
3、教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论。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变和更迭;
4、 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西周
奴隶制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发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从而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正确的史观。
教学重点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
教学难点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分封制
教学课时 1 课 时
教学方法 学想思讲练结合 当堂知识当堂清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国原始社会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它经过哪两个阶段 (检查学生能否从宏观上掌握原始社会的发展线索,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
北京人 距今七十万年 至二十万年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2)我国原始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瓦解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要求学生从产品的剩余,交换的发展和私有财产出现为分析瓦解的原因,从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生分析瓦解的表现)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的建立
导入新课
原始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那么奴隶社会的国家得到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的兴衰(板书)
什么是禅让制? 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shàn)
尧舜禹时期,当时采用的推举部落联盟的办法都是—禅让,按照惯例,禹的合法继承人是一个叫伯益的人,但是禹在位时,不给伯益实权,使他得不到锻炼,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禹把实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启,锻炼启的能力,培养启的威望,这样启的威望远远高于伯益,大多数部落首领和普通人民都支持启,启有了很强大的势力。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把都城建在阳城——现在的河南登封。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残暴事例P21)
桀的统治使他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与夏朝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强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朝结束。
二、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板书)
1、商汤灭夏(板书)
夏亡商兴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 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
夏:人品恶劣,不顾朝政,只管吃喝玩乐,对百姓横征暴敛,百姓是众叛亲离
商:勤于朝政,善于用人—伊尹,关心百姓,为民造福,百姓是人心所向。
2、盘庚迁殷(板书)
因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
(商都城分布示意图P22)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标志
为什么商朝又成为殷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成为殷朝;
迁殷后商朝的情况如何?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总结学生发言,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3、武王伐纣(板书)
(1)、纣王的暴政:
之前我刚大家讲过夏朝后期夏桀的暴政,现在我们来看商朝后期的最后一个王纣,他同夏桀一样是一位暴君,大家看过《封神榜》也叫《封神演义》的电视剧或是书么?其中的故事虽然有神话离奇的部分,但创作还是来源于史实的。
纣王沉迷于吃喝玩乐,对百姓是残暴至极,像炮烙(把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强迫受刑者在上面行走,受刑的人站不住,就掉在炭火中活活烧死)酷刑,来镇压人民。
前面讲过夏朝的灭亡,除了因为夏桀的暴政失去民心之外,还有商国力量的强大,那么商朝的灭亡,又是什么原因呢?
商纣的暴政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周国的强大。
(2)、 周国的强盛:
周国的力量为什么会强大?
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 任用贤才—姜尚(《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原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周文王为灭商打下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到周武王时,商朝的统治更加腐朽,灭商的时机已经成熟。
(3)、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
时间:公元前1046年 牧野大战(周军和商军)
《封神榜》中所描写的商军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最后逃到露台自焚而死,最后商朝灭亡。也是史实的描写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hào),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历史上说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那么?为什么是正义的战争呢?
①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
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③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大家要知道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主要原因
三、西周的分封制(板书)
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汇: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政权。
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汇: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
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汇: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
分封制的效果如何?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汇: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是层层封下去的,形成了森严的等级。这样通过(P24西周等级示意图)把西周不同的阶层以“金字塔”的形式表现出来。最上面的一层是周天子,其次是诸侯,第三层是卿大夫,第四层是士,第五层是肩扛劳动工具的平民,压在最底层弯腰的是奴隶,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者。
四、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板书)
西周后期,政局混乱,(P24)周厉王的暴政,导致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后,西周统治虽然稳定了一段时间,但是政局并不安定,到了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时,大家应该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由于周幽王的昏庸统治,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的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小结: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把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内容的来源归诸于三代,三代的许多故事千古传颂,通过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我们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通过三代社会制度的变革,我们了解到夏、商、周三代是我们国家产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国家制度日趋健全和完备!
板书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的兴衰
二、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商汤灭夏
2、盘庚迁殷
3、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
四、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课后作业
预习新课 学生收集有关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三星堆文化、(P28)商朝戴枷的奴隶俑的资料
做练习册 完成地图填充册
教学反思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