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文字的演变
科学技术硕果
诗歌和音乐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史海采贝一文字的演变甲骨文①是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金文: ,也称铭文,比甲骨文
规范。大篆: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
样式。商朝人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西周商朝利簋及其铭文 这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利簋及其腹内壁底部的铭文拓片。簋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的事迹。
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金文,叫铭文,也叫钟鼎文。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 篆书 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代替,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马的演变过程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动脑筋史海采贝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日 食日 全 食月 食月 全 食哈 雷 慧 星11月7——8日2月3——5日5月5——7日8月7——9日动脑筋1、? 当一回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学家:看资料推断
资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姓吓得
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的狂奔
资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资料三: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新疆北部发生了20
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正好是
天亮之际。
据你猜测,这是什么现象呢?“天再旦”是何意?你会
从1997这次天文现象中得到什么?公元前613年(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
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
哈雷慧星最早的确切记载扁鹊针灸图
原石像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画面上的扁鹊半人、半鸟形象,正在给病人作针灸疗。 ?
扁鹊: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你能说出诗歌表达了
屈原怎样的情感?常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讲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史海采贝三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鲁迅评价《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的鸿篇巨作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流传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作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 楚辞是屈原汲南方民歌之精华,采楚国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创作出了《离骚》、《九歌》等名篇.
《离骚》是一篇优秀的抒情长诗。它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真理的执著追求,对楚国和人民的深切爱恋。“虽九死其犹未悔”,决不与那帮小人同流合污。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钟鼓之乐”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2.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 B.商周时期 C.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
3.商周的“金文”是一种什么文字: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试一试,你肯定能行!4.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我国古代人民很早时期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6.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
? A、战国时期的楚国? B、战国时期的齐国
C、春秋时期的鲁国? D、春秋时期的晋国
7.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
二、填空题:
1.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吸收民歌精华,利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他的代表作品是《 》。
1973年在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 最为珍贵。
课堂练习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CC3.关于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是春秋末期楚国人
B.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C.他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楚辞
D.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①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②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离骚》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屈原战国末期的楚国
中华文化的勃兴
文字的演变甲骨文①是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金文: ,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大篆: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天文历法天文:商朝 中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很准确。历法夏朝:今天的农历,又叫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个月。战国时期:测出一年 个节气。医学:名医 总结出 、 、 、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文学: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抒情长诗 。音乐春秋战国盛行 。
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钟鼓乐器,其中以 最为珍贵。商朝人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西周甲骨文“夏历”1224扁鹊望 闻 问 切《离骚》钟 鼓 之 乐整套编钟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