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大一统的汉朝第 12 课(汉朝又称两汉,分指西汉和东汉)猜猜看,他是谁?D、他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A、他领导过农民起义B、典故“四面楚歌”与他有关C、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
统治,并参加了“鸿门宴”刘邦汉高祖历史资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西汉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萧条的局面秦的暴政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秦末连年争战对经济造成的破坏想一想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的统治政策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西汉初年恢复经济的措施■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提倡节俭,统治者以身作则
■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汉瓦当 这些陶粮仓上分别写有“黍粟万石”、“大麦万石”、“大豆万石”等字样,谷仓内装有与之相应的谷物。 汉代陶粮仓历史资料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汉书·食货志》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社会安定,国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知识扩展汉武帝其人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而且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名刘彻,为景帝第三子,在位54年,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一系列“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疆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等等。同时,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术。直接归中央管辖的郡县诸侯国统治的地区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真的很大,汉武帝该怎么办呢?真伤脑筋啊!
主父偃“推恩令”假如这个长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董仲舒把那些家伙都赶走就清净了。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经典《诗》、《书》、 《易》、《礼》、《春秋》设立太学讲经图
(汉代画像砖)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削弱封国势力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军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原因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汉初恢复经济的措施
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以德化民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彻底削弱王国权利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军事上……实现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总结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想一想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课堂练习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CD
3、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C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B议一议 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劳有哪些相似之处?谁的功劳更大?
A. 他们都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秦始皇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影响到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开创了汉朝乃至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