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君》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伐无道,诛暴君》教学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18 13: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温故知新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什么重要作用?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局面。
2、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总之,秦朝的作用具有开创性特征。秦的暴政动脑筋 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
这种现象源于秦的残酷刑法。即使免去死罪,也要割去鼻子或砍断双腿,挖去膝盖。秦刑法残酷:a 刑具多样 b 刑罚种类繁多如:死刑有车裂、腰斩、剖腹、抽肋、定杀等十多种。C 连坐、族诛秦束颈的铁钳秦铁桎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算一算 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一半是妇女,男子中的老弱病残有六七百万,壮年男子总数不过三四百万,服役男子三百万。请计算: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 繁重的徭役,迫使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想一想 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其寓意是什么? 秦始皇时,刑法苛严,徭役和赋税繁重。秦朝与夏、商、西周一样,都因为暴政失去民心,必然走向灭亡。秦暴政的表现: 1、秦始皇时,刑法苛严,徭役和赋税繁重。2、秦二时,统治更加残暴,政治十分黑暗。 秦暴政的结果: 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从左图中你看到大泽乡起义者使用什么旗杆和武器?它使你联想到什么成语?
竹竿、木棍
揭竿斩木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遇雨误期(直接原因) 特点:没有准备的突发性起义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项羽:公元前207年领导反秦起义军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迫使秦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经过“楚汉之争”,刘邦战胜向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项羽: 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名将、楚军统帅。
领导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重大胜利,为
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后与刘邦争夺天下,
兵败自杀。刘邦 汉高祖刘邦,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
“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
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
养精蓄锐,反攻项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
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建立汉朝。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高明吗?高明。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采用激励将士斗志的办法很见效,再一次验证了兵书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用兵之道。左图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秦亡后,项羽同刘邦之间战争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如何?为什么?变化:从农民战争演变为争夺帝位的楚汉战争
结果:刘邦最终战胜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原因:刘邦废秦苛政并“约法三章”,深得民心。他还善于用人,务实机智,能屈能伸,策略正确。秦末农民战争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到失败。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的起义,直到刘邦的军队推翻秦朝。 秦末农民战争中,各起义军的领袖: a、陈胜和吴广 b、项羽 c、刘邦 秦末农民战争中,起决定性的战役: 巨鹿之战课堂练习戍守长城的地点( )
陈胜和吴广起义的地点( )
建立政权的地点( )
项羽打败秦军的地点( )课堂练习1.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8年  B.公元前206年
C.公元前209年  D.公元前2O2年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CD课堂练习3.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4.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实力不如刘邦
  B.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
C.未图再起,乌江自杀
  D.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DBD返回课外活动:1、制作一份秦朝的大事年表。
2、收集有关本课内容的成语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