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26 08: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滦南县七 年级历 史学科
学 教 案
课题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 预习导航 1、匈奴族在 过着游牧生活,秦汉之际,其首领 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和 地区。3、公元前 年,汉武帝派大将 、 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经过 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4、公元前 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 单于向西汉称臣, 时,把 嫁给了这位单于。 备注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规则:请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难题,然后就要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答题最出色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够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结合课本,开阔思维,看谁找的理由最多)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思考) 3、利用课本80页的插图及史料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汉族与匈奴族的交往方式有几种,他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习整理熟读记忆
反馈练习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1)该诗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结合前两课内容,说说汉武帝的雄图大略(即大一统的表现)(3)“何如一曲琵琶好”指的是哪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试说说这件事的作用。
学教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