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学案与同步训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学案与同步训练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1-01 23: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通过将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起来认识,培养思考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去认识和思考,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思维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我们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集中地体现在张骞通西域这一重点问题上。张骞的出使西域,最初是以寻找盟友夹击匈奴为目的。因为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同时伴随着同年卫青、霍去病在军事上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张骞在西域的活动明显带有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的政治经济交往和联系的目的(从出使的规模即可看出)。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终于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也是本课的重点子目。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大秦,称为南道;另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本课的难点。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学法指导
1.本课用的地理知识较多,可以通过指图说出西域的地理概念,并能标出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从空间上强化我们对丝绸之路的掌握。也可以把丝绸之路作出以下简单图示: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2.本课基本知识点较多,围绕与西域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填写作出以下表格,帮助梳理知识:
重要人物 时间 主要事迹 结果和意义
张骞      
班超      
3.通过对张骞、班超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充分调动思维,启发和开阔视野,提高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国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7.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8.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9.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东汉  D.新朝
二、材料分析题
10.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阅读材料回答:
1 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
③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匈奴从此再不能与西汉抗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