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检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检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31 20: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
一 选择题(带括号为单选,带___的为多选)
1 下列对三国时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是一个局部统一,几个政权并存的时代
B 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
C 是一个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时代,
D 与东汉末年相比是历史的倒退
2 下列政权的都城设在洛阳的是
①曹魏 ②孙吴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⑥蜀汉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3 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 江南的初步开发
C 豪强抵住势力的衰弱 D 北方经济的恢复
4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秦军战斗力弱 B 秦国战线太长 C 秦军不习水战 D 秦军军心涣散
5 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土出的贡献是
A 推行汉化政策 B 消除了民族差别
C 推进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D 发展了统一局面
6 下列名画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有________
A <<步辇图>> B 天王送子图>> C <<女史箴图>> D <<洛神赋图>>
7 范缜与王充最明显的共同主张是
A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B 自然界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C 人的肉体贺精神是共存亡的 D 人定胜天的主张
8 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地是_________
A 生活在北朝湿气的数学家 B 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C 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D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侯的第八位 E 编写成<< 术>>一书
9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出自
A 啜术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D 脉经
10 太阳系重的一颗小行星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是以哪一位中国人的名字命名
A 郦道元 B 张衡 C 贾思勰 D祖冲之
11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的农学著作是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农桑辑要 D 水经注
12 公元3—6世纪,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是____
A 前秦 B 北魏 C 北齐 D 曹魏
13 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 羯族 B 羌族 C 匈奴族 D 鲜卑族
14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_______
A 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B 得到了鲜卑贵族的支持
C 改革者的态度坚决 D 北方各族人民都支持政府改革
15 淝水之战与赤壁之战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
A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企图南下统一全国 B战役均以南方政权的胜利而告终 C骄傲轻敌都是战败者的失败原因 D少数民族原居住地区阶级矛盾尖锐
16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哪个政权
A 西晋 B 东晋 C 曹魏 D 前秦
17 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影响不包括
A 带来大量的劳动力 B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 使南方陷入混战割据局面
18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C 赤壁之战大败而规 D 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19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句诗所写的人物是
A 刘备 B 孙权 C 曹操 D诸葛亮
20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A 220年 B 221年 C 222年 D 200年
21 形成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分裂的社会根源是
A 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 B 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
C 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大 D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22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什么时候黄河流域的历史情况
A 东汉末年 B 三国时期 C 西晋时期 D 十六国时期
23 结束西晋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A 鲜卑族 B 氐族 C 匈奴族 D 羌族
24 西晋时期那前的少数民族有
A 匈奴 鲜卑 山越 氐 羌 B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C 山越 鲜卑 羯 氐 羌 D 匈奴 山越 羯 氐 羌
25 下列战役中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______
A 官渡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巨鹿之战 D 赤壁之战 E 长平之战
26 东汉至西晋初年,我国居民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
A 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 B 北方黄河流域的农民大批南迁 C 东南严寒居民迁往南洋各地 D 北方黄河流域人民迁往长城以北
27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
A 前秦军队人数少,处于劣势 B 秦军士兵不愿意位苻坚卖命 C 苻坚骄傲自满,指挥失误 D 东晋用火攻战术
28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
A 草木皆兵 B 四面楚歌 C 三顾茅庐 D 投笔从戎
29 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_________
A 曹魏 B 西晋 C 东晋 D 吴 E 北魏 F 南朝
30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作用是________
A 促进民族融合 B 学习先进文化 C 促进自身发展
31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再光极堂赐群称以汉衣,对30随以下仍操胡语者 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________
A 采用汉姓 B 改穿汉服 C 学说汉话 D 提倡与汉族联姻 E 发展经济
32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同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B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 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33 对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的诏令解释正确的是
A 提倡官员说汉话 B 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C 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D 在朝廷上不说汉语者罢官
二 诊断题
西汉末年,军阀混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进行了赤壁之战,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元208年,曹操又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作战,曹操大败,此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操废汉献帝,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诸葛亮建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时期,各国都采取措施,促进了各自统治地区经济的发展。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